{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海城市佛教协会谭凤涛会长一行看望慰问大悲

年1月25日,海城市佛教协会谭凤涛会长一行在大悲古寺上明下一法师的陪同下,来到大悲古寺慈善养护院看望慰问,谭会长亲切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起居,并致以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

  中华民族孝的文化源远流长,《礼记·礼运大同篇》里面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一、养护院兴建缘起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

  习近平主席在年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也指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中指出,重点支持宗教界在养老等公益慈善领域开展非营利活动,宗教界可以依照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申请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宗教组织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是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佛在《梵网经》里面也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教就是孝道与师道,佛教视众生如父母,安老恤孤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大悲古寺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慈悲济世理念,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特成立老人院,使部分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老人院日常生活

  大悲古寺养护院成立于年初,现常住的老人、病人及陪护家属人数约80名。采取寮房、念佛堂和斋堂一体化管理。来养护院发心的30多名义工,都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法,学习圣贤教育贵在力行,从照顾老人起居、饮食到学习中,践行《弟子规》。养护院院长及发心义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给老人洗脚、洗头、理发、剪指甲,一对一护持老人洗澡、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组织老人外出晒太阳,外出干些身体力行的活等等。用慈悲平等心去感受他们的感受,随顺他们的需要而进行护理和护持。在相处和谐的情况下,再因势利导,让他们欢喜听经念佛。

三、佛教就是孝道与师道

  让我们从我做起,敬老爱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孝为始基,逐步向“中国梦”迈进,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自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至今,大悲古寺四众弟子,紧紧围绕“中国梦”的指导思想,稳固落实,积极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

  多年来,大悲古寺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落实“佛教就是孝道与师道”的教理教义。自老人院成立以来,所有发心照顾老人的义工们,不计任何报酬,无求的辛苦照料着这些孤寡老人们,我们知道,我们践行的这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相差颇远,但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定能燎原,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一定可以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同时也希望可以由佛教义务养老院的兴建带动社会,这群孤苦的老人,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fc/281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