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可以的城市
——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可以大美的乌海——山水,
可以放飞的乌海——蓝天,
可以触摸的乌海——大漠,
可以生态的乌海——湖城,
可以醉美的乌海——天边!!!
可以奇迹的乌海——新城,
可以融入的乌海——移民,
可以淘金的乌海——乌金,
可以园林的乌海——绿洲,
可以河湖的乌海——水城,
可以儒雅的乌海——书法,
可以把玩的乌海——奇石,
可以博弈的乌海——围棋,
可以文化的乌海——文明,
可以人文的乌海——精神!!!
可以进入的乌海——旅游,
可以穿越的乌海——岩画,
可以漂流的乌海——*河,
可以航行的乌海——看“海”,
可以奇观的乌海——大汗,
可以云端的乌海——草甸,
可以品尝的乌海——葡萄,
可以休闲的乌海——骑行,
可以运动的乌海——户外,
可以陶醉的乌海——红酒!!!
可以讲究的乌海——品位,
可以包容的乌海——开放,
可以成长的乌海——创新,
可以多元的乌海——时尚,
可以江南的乌海——渔歌,
可以忘情的乌海——鸥鸟,
可以阳光的乌海——暖城,
可以幸福的乌海——民生!!!
写在后面的话
乌海是一座三大沙漠包围的城市,是一座在一片荒漠戈壁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新中国成立之初,乌海地区仅有人口人,一穷二白,除仅有的几家小煤窑和零星的一点农牧业外,其他经济一无所有,几乎如同一张白纸,基本上还处于未开垦的原始状态。
年包兰铁路开通后,“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拉开了乌海地区大开发建设的序幕,唤醒了这片沉睡的荒漠。乌海因煤而兴、因煤而建,先有矿、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年1月由原来的海勃湾、乌达两个县级市合并成立为乌海市。开国总理周恩来在病中批阅成立乌海市的文件时说:“乌海,乌海,乌金之海嘛!”这是乌海历史的荣光,也是乌海历史的传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年乌海地区大开发建设、年建市和年改革开放以来,几代新老乌海移民,在风大沙多、干旱少雨,蒸发量是降雨量20倍,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态极其脆弱的荒漠戈壁上,以“敢于无中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英雄气概和城市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让昔日的乌海地区发生了沧桑巨变。昔日的一张白纸,画出了 最美的图画;昔日的塞外“大漠煤城”,已经从“沙”到“绿”,从“乌”到“海”,从“荒”到“荣”,从“兴”到“旺”,从“丑小鸭”嬗变成了“白天鹅”。
今日的乌海,已经成为河湖相连、“山海沙城”城景相融的“大漠湖城、水上新城”;已经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已经成为“*河明珠”“沙漠绿洲”“葡萄之乡”“中国书法城”“中国赏石城”“全国围棋之乡”“世界沙漠葡萄酒之都”;已经成为儒雅幸福之城、“魅力中国城”“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城市”。
今日的乌海,拥有了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拥有了“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金沙湾国家沙漠公园(试点)”,拥有了“半城山水半城绿”,拥有了“鸥翔鸟鸣和美景”,形成了“大河、大湖、大漠、大汗、大湿地”等独特的旅游景观,可以“来沙漠看海”,可以“山海沙城”相伴入梦,可以“一城览尽塞外风”……这些都是乌海的骄傲与自豪,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骄傲与自豪!!!
故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感于乌海地区的沧桑巨变、沧海桑田,特别是笔者移民乌海生活38年的亲历所见所感,特撰写诗文立此存照,以作纪念!!!
来源/乌海日报文字/王建民
主编/曹杰编辑/李镇
大家都在看■史万钧: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乌海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出炉!■乌海国际帆板大赛5月10日开赛!投稿邮箱wuhai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