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ykhongye.com/m/盛夏时节,辽宁大地,处处葱茏,生机勃勃。近日,“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辽宁,在观测点位,在种养一线,在山水之间,感受气象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的细致入微,见证气候资源变身经济效益的生动实践,触摸气象赋能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气象+农业”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长久以来,“看天吃饭”饱含着农业从业者的无奈和心酸。而今,天气预报精度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手段更加多元,气象助农服务让“知天而作”成为现实,也筑起了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入伏以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民兵刘友茂一直没有回过家,无论吃住都守在辽宁省鞍山市大屯镇东房身村的防雹增雨作业点。“现在正是南果梨的生长期。这阵子雨多,还总有强对流,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一旦通知冰雹要来了,就得抓紧仅有几分钟的‘窗口期’进行消雹作业。”刘友茂介绍防雹作业设备。人民网记者孝媛摄南果梨是鞍山市的特产,也是鞍山东部山区的农业支柱产业。这个位于山顶的防雹增雨作业点覆盖了半径五公里内十余个村落的近万株南果梨树。种了一辈子南果梨的刘友茂深知冰雹的危害程度,“没有这个作业点之前,我们只能‘望雹兴叹’。只要一下雹子,南果梨上就会被砸出雹点,果农这一年都白干了!”据大屯镇副镇长焦阳介绍,大屯镇是南果梨的主产区,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值3亿元。“这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主要获益地区就是我们大屯镇,还能辐射到海城市的部分区域。”果农查看南果梨长势。人民网记者孝媛摄“今年6月1日那天,鞍山地区发生强对流天气,我们监测到大屯镇这里可能出现冰雹,立刻联系作业点进行作业,用防雹弹提前将冰雹转化为降雨,让果农免受损失。”鞍山市气象局副局长向旬说,“全市现有10个高炮防雹作业站点,每年发射防雹炮弹0-发。去年仅千山区的人工防雹作业就减少经济作物损失超过万元人民币。”铁岭市西丰县有着“中国鹿乡”的美誉。梅花鹿对气温非常敏感,西丰县气象局主动对接养殖户,在梅花鹿产崽期提供专题气象服务,及时指导生产,降低灾害损失。产业园里的梅花鹿。人民网记者孝媛摄走进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饲养员正在给几只鹿宝宝喂奶。“这些小鹿都是今年春天出生的。”西丰县鹿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佘君介绍说,梅花鹿春季产崽期在4月下旬至6月,如果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很容易导致鹿崽生病夭折,有了气象部门提供的精准预报数据,工作人员就能提前调整鹿舍的温度,并给小鹿增强营养,以防病害发生。做精做细为农服务的同时,气象部门还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根据特色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专家论证,丹东市气象局初步建立了草莓、蓝莓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级标准,并研发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据丹东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董海涛回忆,“7月4日丹东地区出现强降水,而7月5日又出现高温,这样的天气会造成蓝莓出现高温日灼风险,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平台自动识别出‘丹东露地蓝莓高温日灼气象灾害风险’,我们提前1天将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送至相关部门和丹东蓝莓协会,受到种植户的欢迎和点赞。”“气象+文旅”山水资源变身美丽经济近年来,辽宁气象部门高质量推进“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市”“避暑旅游目的地”等生态标志品牌创建,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让美丽辽宁为更多人所熟知。年,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获得中国气象局“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为这座发展全域旅游的小城再添一块金字招牌。在桓仁的枫林谷景区,有一条独特的“氧吧路线”。蜿蜒的木栈道,串联起高耸入云的林海和时而湍急时而舒缓的溪水。夏日的正午,林边的景区电子屏上,实时气温只有19.9摄氏度,而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个每立方厘米,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的标准(负氧离子含量-个每立方厘米)。枫林谷中的“氧吧路线”。人民网记者孝媛摄“最近的气温比较高,景区的游客量明显上升,大家都想来天然氧吧避避暑,换换心情。”李光是枫林谷景区的工作人员,这几年,他深刻感受到好山好水好环境的吸“金”力。“枫林谷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这不仅直接增加了景区的收入,也带动了周边经营农家乐的农民增收,每户年均能增加收入3万元左右。”随着公众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需求日益强烈,各种精细化生活指数气象服务产品也层出不穷。本溪市是远近闻名的“枫叶之都”,每年九月下旬开始,各地的赏枫爱好者就会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fc/1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