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想家93岁台湾失智老人带着东北口音,无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年,93岁的台湾老兵刘广德离开故乡,到现在已经七十年了。

现在的刘广德老年痴呆了,很多事都记不得,有时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但他却能清楚地记得家乡“海城”的名字。

“海城在东北,一到冬天就下雪,但我都七十来年没见着雪花了。”

刘广德一口东北腔,特想回海城。

要不是那动荡的年代,刘广德怎么会莫名其妙地跑到千里之外的台湾去呢?

刘广德的这段奇特经历,要从七十多年前开始讲起。

刘广德是老兵到台湾后改的名字,原名赵九纯,年出生在东北辽宁海城。

刘广德兄弟四个,他妹妹最小。

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却很疼爱我们兄弟姐妹,所以我们每天都很快乐,没啥烦恼。

刘广德二十多岁就成了铁路警察,他的主要工作是在这条铁路线上巡逻,保障铁路正常运行。

年的某一天,刘广德和平常一样去上班,结果没想到,在这普通的一天,他随军去了远方,从此和家人天各一方。

老刘得了失智症,很多事都忘了,但他还记得海峡那头有个家,家里有亲人等着他回去。

我家不在台湾,在东北海城。我离家时妹妹还小,也就柜台那么高,特招人稀罕。我还记得家后面有条河,河旁是片庄稼地,种了玉米、高粱和黄豆。玉米熟的时候,杆比人都高,父母叮嘱我们天黑别从那过。

世道乱,刘广德那天跟着大部队上了火车,后来被送到了台湾。

在那个时候,刘广德联系不上家里人,家里人只知道他上班后就再也没回去,生死不明。

那时刘广德刚巡完逻,回岗没一会儿,就接到上级通知,所有人都得转去葫芦岛。

刘广德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执行任务,结果到了葫芦岛,又被要求乘船去上海。

上级领导的指令反复无常,刘广德心里很慌,却不敢吭声。

刘广德心里很无奈,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听命行事。

刘广德登上了一艘大船,可等他下船,脚踩的却不是上海,而是到了台湾。

因为当时国内的情况,刘广德和家人断了联系,一走就是七十多年。

在台湾安定下来后,因为局势的原因,刘广德改了名字。

东北的赵九纯,变成了台湾的刘广德,用的是他妈妈的姓。

年,刘广德经人介绍,和台湾的一个女人结婚了。

虽然在台湾已经扎下了根,但刘广德无时无刻不想念家里的亲人。

刘广德和妻子拍婚纱照时,他特意多洗了两张,根据记忆把照片和信一起寄回了老家。

他想告诉家人,他还活着,在台湾结了婚,让家人安心等他回去。

信寄出去了,但不知道能不能穿过海峡,到刘广德亲人手上。

刘广德第一次跟亲人联系没联系上,但他没放弃找亲人。

婚后没两年,刘广德有了个女儿,取名刘秀凤。

那是刘广德在台湾过得最幸福的日子。

刘秀凤长大后,刘广德会经常给她讲老家的亲人,还会唱家乡的儿歌和童谣。

虽然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但刘广德讲话还是有东北口音,和台湾人软绵绵的声调比起来,他的声音听起来很特别。

心想爱情和婚姻的美满或许能慰藉刘广德一些,可这种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刘广德的媳妇刘秀凤很小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

亲人离世,刘广德悲痛不已,但这次是死别,而非生离。

从那时候起,刘广德就一个人拉扯着女儿,又当爹又当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白天,刘广德为了生活到处奔波,累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可每当夜深人静,他对亲人、家乡的思念就像藤蔓一样,在心底疯长。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思亲的情感,刘广德逢年过节的时候体会得尤其深刻。

看到别人家团圆,刘广德却只能带着孤女漂泊在外,他想兄弟父母,想亡妻,每当这时,他就会忍不住落泪。

刘秀凤打小就知道,自己的爹是从内地来的,在内地的家里,还有伯伯和姑姑。

刘秀凤头发长起来后,刘广德会给她扎两个麻花辫,然后看着她笑嘻嘻地说:“你这闺女,跟你姑姑小时候一样俊啊!你姑姑小时候也常扎这样的辫子,可爱美了!”

刘秀凤听父亲常念叨远在大陆的这位姑姑,刘广德也常给年幼的女儿讲家乡的许多风景和人物,就像数家珍一样。

母亲走后,刘广德常说:“我在台湾没亲人了。”

刘秀凤常听父亲说,东北的冬天会下雪,但刘广德已经有七十年没看过雪了。

刘广德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在梦里哭着喊妈妈,就像个迷路的孩子。

随着刘广德年龄越来越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居然开始出现失智的症状了。

刘秀凤那时也打定主意了,得帮她爸跟大陆的亲人团聚。

多年前,两岸一开放交流,刘广德就和家里人联系上了,他给家里寄信、寄照片,也都收到了回信,还知道了大陆家里的具体地址。

可当时刘广德事儿太多,一直没找着机会回家探亲,后来又不小心把那些信弄丢了,刘广德就又跟家里断了联系。

刘广德得了失智症后,刘秀凤想帮他寻亲的线索就更少了。

瞅着家里那些花花草草,刘秀凤也会想起父亲床头柜上那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有时还会陷入沉思。

刘秀凤表示,“这张黑白照片是大陆亲人的合照,是几十年前从大陆那边寄过来的。这十几年来,父亲一直把这张照片带在身边,视为珍宝。”

照片右下角是刘广德的母亲,刘广德有时连自己女儿的名字都叫不出,但他能清楚认出照片上的亲人是谁。

刘广德胃口好,啥都吃,就是不爱吃饺子。

刘秀凤当然晓得她爹是为啥。

我爸说,东北人过年过节都有吃饺子的习惯,吃饺子象征着团圆,但他70多年没找到家了,一看到饺子就想起亲人,就不想吃。

刘秀凤偶然间发现了国内某平台的寻人节目,她马上联系节目组,把父亲的情况告诉他们,希望节目组能帮父亲寻找大陆的亲人。

刘广德,原名叫赵九纯,年生于辽宁海城,他家有四个兄弟姐妹,其中两个兄弟叫赵九昌、赵九海。

因为大陆网络发达,节目组很快就接到了刘广德亲人的回信,然后在海城市开发区找到了刘广德的家人。

令人惊喜的是,刘广德一直念着的妹妹还活着,身体还好得很呢!

赵光说刘广德排行老二,他家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哥解放前就没了,现在同辈的亲人只剩刘广德和妹妹赵玖坤了。

后来在节目组和老家的帮助下,刘广德终于踏上了记忆中的东北土地,回到了阔别七十年的故土。

刘广德的妹妹听说哥哥要回家,就带着子孙早早来到站口等。

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众人的搀扶下走到赵玖坤面前时,赵玖坤的眼泪唰地流下来了,一双手赶紧握住刘广德,“哎呀,你终于来了!”

兄妹俩这一别就是七十多年,赵玖坤这七十多年里也每天都盼着哥哥回家。

七十多年的梦想今朝圆,刘广德终于又握住了妹妹的手,可两人都已从当年的娃娃变成了白发老人。

赵玖坤拉着哥哥回到了小时候住的家门口,可都物是人非了,这里跟以前大不一样,就连刘广德记忆中的那条河也早就干了。

赵玖坤跟他哥说:“你还记得不,这地儿原来有条河,小时候咱俩下河玩,水都到我胸口这儿了,有回我差点儿被水冲走,亏得你和大哥一人拉我一只手,我才爬上岸。”

赵玖坤表示:“我从来没看过二哥当年寄回来的信,只晓得他还活着,在台湾那边成家立业了,我这儿唯一和他相关的,就只有几张他当年随信寄来的照片。”

直到兄妹俩见面,赵玖坤才晓得哥哥得了失智症。

刘秀凤表示,她父亲的情况越来越糟,记忆周期也越来越短。他们之前告诉过父亲,大陆已经帮他找到了家人和妹妹,他们很快就能回大陆回老家了,但他隔天起床就忘了,还是坐在那里反复看那张亲人的照片。

虽然这次相聚时隔半个多世纪,但好在结局很美好。

截至年,刘广德的女儿刘秀凤仍在台湾生活。

她在这儿长大,这儿就是她的故乡,所以台湾的气候和生活习惯让她更舒服。

但刘秀凤一直和她爸老家的亲人联系紧密。

现在视频电话等网络交流很方便,刘秀凤逢年过节也常和海城的家人视频通话,还会经常寄一些台湾的土特产回去。

刘秀凤说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片土地感情很深,以后有机会会多回海城老家看看,但留在大陆定居发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她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刘广德的侄子赵清多,打小在辽宁读书、工作,突然冒出个台湾亲戚,赵清多也说,以后想带家人去台湾,了解下刘广德在台生活。

由于疫情和时局的影响,刘秀凤已经有两三年没回大陆了。

虽然和大陆这边的亲人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刘秀凤一直很挂念他们,这可能就是血缘亲情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fc/1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