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各地的过年美食也多种多样。每家的饭桌上,总有一道菜,是属于家的、独一无二的味道。
策划:南洋通讯社
酒酿元宵是江苏常州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之一,长三角地区民间过春节,元宵节时有吃圆子的风俗。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圆子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圆子。
其特点是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春节吃酒酿元宵寓意团圆美满。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极鲜而肥美的红鱼,配上葱姜,不需复杂的佐料与制作方法,只是简单的入笼屉蒸熟,食材本身的鲜美渐满溢出,让人不能自已。一道清蒸红鱼,是北海人对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期望。
提到北海,不得不提到沙虫。沙虫作为北部湾的特产,以其味美爽口被众人称道。粉丝在这道菜中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它吸收了蒜的香和沙虫的鲜,将二者完美融合,使整道菜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极致。沙虫又叫方格星虫,因为它的身上的横竖条纹交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因此,沙虫粉丝有着井井有条的寓意,是过年时北部湾居民的宠儿,表现了对来年诸事顺利的祈愿。
两广人真的什么都敢吃!对于沙虫,外地的朋友一开始都难以接受,吃一口后就欲罢不能了。勇士可敢一试?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尽管酒醇肉美,但北方新年最不可或缺的主角,说到底还是年馍。不论鲜美富足的肉馍,还是甜蜜软糯的枣馍,即便只是一只普通的白面花馍,配上新腌制的当季小菜,小麦淳朴浓郁的清香也是风情万种。捧起一个个精致可爱的年馍,一口辣椒,半斤烧酒,与家人,便是再惬意不过的北方新年。
过油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浙菜系,是上海人家比较经典的菜肴。表皮结起漂亮的皱纹,肥瘦相间的完美层次,入口即化,酥烂不腻,是年夜饭上最抢手的主菜。对每个上海人而言,都有一套专属的过油肉配方,那是一家人最爱的味道。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取一个大碗,在碗内先抹上一层猪油,把剩下的红枣,葡萄干、核桃、红绿丝摆在碗底及碗边上,然后往碗里装拌好的糯米饭。最后,把碗倒扣在更大的盘子里,把碗拿开,在盘子里的甜八宝饭就像一座圆顶山一样,过年吃满嘴的甜蜜蜜。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老扬州人都知的一道下饭小菜,配上一碗小米粥,那可是非常的清淡爽口。“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是描述老扬州生活最响当当的一句。“皮包水”说的就是扬州的早茶,这什锦菜也是扬州早茶中的人气招牌。
云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偏偏又有一种大理百合,花白而具姿色斑点,花被反卷,堪称百合中之出类拔翠者。用当地的百合包上当地的食材,辅以当地的料理方法,烹调出当地人口中无可取代又无法忘怀的美食。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鸡是广东人过年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所谓“无鸡不成年”、“无鸡不成宴”,“鸡”与“吉”谐音,寓意着大吉大利。白切鸡只用葱姜蒜油盐酒煮制而成,保留了食材本身原有的鲜美,鸡肉皮嫩柔滑,味道清爽但是非常入味。白斩鸡完美地体现了广东人对食材原汁原味的追求。
堰兢糕又称“李卫眼睛糕”,也叫方糕。糕甜、味美。它是浙江嘉兴的汉族风味小吃。一块小小的方糕,承载的是一方土地的历史,物是人非,在沧海变成桑田之日,美味却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圆子向来是老武汉人过年桌上的一道大菜,意味着团团圆圆。在武汉,一个冬天可卖出2万斤的肉圆子。湖北伢总觉得过年吃香肠、炸圆子、藕夹这些“土货”,才是对过年最起码的尊重,是对美食最本质的追求。
宁波是邻海城市,宁波人的餐桌上多多少少都会出现海鲜食品,鲜肉多膏的红膏梭子蟹想必就是宁波人的最爱。它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宁波人呛蟹是只用食盐,不用其它辅料,原汁原味便足够引诱每一块味蕾。
家
乡
味
家
乡
味
刺毛肉圆本是杭州的一道名菜,但即使出现岳阳的餐桌上却依旧能够让人产生归属感。美味可能来源于五湖四海,但当它突破地域的局限出现在各家之时,这些食物都顺理成章地被打上共同的烙印,那就是家的味道。
青岛靠海,过年时饭桌上必摆上几道海鲜,海蛎子就是其中之一。海蛎与“利”同音,有着大吉大利之意。
家
乡
味
最撩动乡愁的,
是家的味道,
是爱的味道!
值班编辑:张国立
责任编辑:金雪刘煜昊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白癜风在线诊室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