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以回转窑煤基竖炉、气基竖炉为主体的直接还原铁产业园区
总体规划目标是:《20万吨/年回转窑直接还原铁》项目,计划于年12月建成投产;《煤基竖炉直接还原铁项目》计划于年建成投产;《50万吨/年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项目,计划于年建成投产;争取年达到年产万吨直接还原铁生产能力。公司依照“把铁做纯,把钢做优,把材做精”的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早已于年开始,与东北大学开展了直接还原铁项目的技术攻关合作。直接还原铁项目将是我国第一条完整的以非焦煤炭为能源的生态环保型短流程优质钢生产线,将是世界第一座以非焦煤为能源、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铁生产装置。它将填补我国没有直接还原竖炉的空白,为我国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开创新的途径,从而促进我国直接还原铁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会为我们的硼铁分离、矾钛分离技术带来一个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利用竖炉生产的直接还原铁和现有的75吨超高功率电炉生产线配套,组成一条“直接还原铁+废钢—电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轧制”短流程洁净钢、优质钢生产线,主要产品是优质合金钢连铸坯、合金钢铸钢件、合金钢锭等,通过控温控冷、轧制、锻造为装备制造业生产优质机械配件。上述项目建成投产,不仅可牢固确立起东四型钢打造世界一流百万吨精品钢材基地的产业优势,同时也必将会对鞍山地区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积极示范性效应。2、打造以确立短流程炼钢竞争优势为主体的优质钢冶炼产业园区
我国虽为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我国洁净钢、优质钢的生产却远落后于先进工业化国家,致使我国在低端钢铁产品大量积压的同时,所需如高铁车轮用钢、机器人制造用钢、国防军事用钢等高端钢材仍主要依赖进口。
为此,我国钢铁生产必须破解困局寻求转型突破之路。突破重点是:
一是必须要以节能、低污染,低CO2排放的直接还原铁+废钢—电炉短流程生产工艺逐步替代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工艺,从改革工艺流程中求突破,谋创新,促发展。
二是必须要以洁净钢、优质钢开发为目标,努力研发高端产品,坚决抑制和淘汰低端产能,从改善和调整我国钢铁产品结构,以国产洁净钢、优质钢逐步顶替进口中求突破,谋创新,促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精神,紧紧抓住以上两个突破口,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认准目标,真抓实干,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型的我国钢铁生产健康发展之路。
为此,公司在未来5年,将在全力推进直接还原铁项目建设基础上,全力推进短流程炼钢的工艺流程配套完善建设,即在直接还原铁基础上,利用直接还原铁和现有的75吨超高功率电炉生产线配套,组成一条“直接还原铁+废钢—电炉炼钢—LF炉外精炼—VOD真空冶炼-连铸(或铸造)—轧制(或锻造)短流程洁净钢、优质钢生产线。
东四型钢短流程炼钢工艺在规划建设之初便已确定,已于年建成投产75吨电炉炼钢、LF炉外精炼、VOD、二机二流板矩坯连铸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已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特殊钢生产需求。
直接还原铁项目建成后,便可从根本上解决洁净钢、优质钢生产所需的原料问题,到年,可实现年产高纯净钢铸、锻件坯10万吨,年产高纯净钢连坯料40万吨的规划发展目标。
3、打造以优化轧钢工艺流程,做大做强轧钢产业为主体的精品材轧制产业园区
为实现“把材做精”目标,要在推进直接还铁项目建设和完善短流程炼钢工艺的基础上,以电炉钢为优势,以轧代锻,大力优化轧钢工艺流程,不断提高和改进轧钢装备、技术、工艺水平。
主要规划目标是:通过优化炼钢产业,为轧钢提供坯料,通过Φ初轧机开坯及后部Φ轧机和Φ连轧机组轧制,以提高产品生产的广度和精度,从而形成既可生产大中小型材,也可生产棒线材、特种异型断面以及产品后部精加工的完善工艺流程,实现一机多能、一机多用,使产品最终得以零部件出厂的水平,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
4、打造以光伏发电为主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区
建设生态型现代钢铁企业一直是东四型钢始终追求的企业发展目标。
现海城市东四型钢有限公司原为海城市制砖厂和海城市化工厂,占地多万平方米,先天挖土造砖及修建鱼塘的自然环境使厂区处于三面环水的状态,经过企业近几年改造,水面总计达20万平方米。且厂区北临二道河,南临五道河,东接海城上英水库,具有独一无二的水资源优势,极利于从事生态农业开发。
厂区另有约10万平方米建筑屋顶可用于光伏发电,整理出的20万平方米土地做设施农业。
为此,公司已将发展节能、环保、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作为总体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其主要方向是:
充分利用20万平方米湖面,引上英水库水入湖,建设水下养殖、水上种植的生态观光大棚;
利用生态观光大棚棚顶和厂区建筑屋顶建设光伏电站,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生活用电的自发自用、自给自足;
在加大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坚持把铁做纯、把钢做优、把材做精,并利用生产的余热及CO2等工业废气用于支持大棚养殖、种植。把厂区剩余土地高效、合理利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尝试提取炼钢废料中的微量元素,制造有机肥料,以及利用剩余废渣制造高强度水泥和建筑矿渣砖,从而实现炼钢废料的全部可持续利用。利用设施农业废料做酵素及沼气,实现所有物料综合利用;
待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后,公司将与南台二道河等村联手,整合二道河、五道河两河流域内的村庄及景观,建设村民集中住宅小区、幼儿园、小学、中学,配套建设农产品销售市场、超市、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此推动建设一个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相结合的农企经济联合体。
这将是一个极其富有个性的并且难以复制的全新经济模式。
以上四大产业园区规划实施的核心就是为了真正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落到实处。直接还原铁项目建成投产,即可解决由于废钢电炉冶炼带来的残余元素和夹杂物等超标问题,从而利用直接还原铁电炉冶炼优势,引领钢铁企业生产转型,为中国直接还原铁、纯铁、纯净钢、特殊钢、合金钢等装备制造业急需的产品开发新路,进而大力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也必将带动企业周边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海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炼钢装备1、炼钢主体设备及布局
厂房面积平方米,分为8个跨区,西一二跨为废钢区域,配备两台32吨磁盘天车。西三跨为炼钢区,主体设备:75吨超高功率电弧炉1台(预留1台),2台65吨加料天车,中跨为高位料仓配10吨天车,东四跨为75吨LF精炼炉,75吨VOD,75吨板矩坯连铸机。配备1台吨天车,2台95吨天车和32吨天车。东三跨为钢锭浇铸,配备2台32吨天车。东二、东一为出坯跨,配备4台32吨天车。
2、(1)、炼钢系统主要配备:
序列
区域
装备水平
能力
备注
1
75吨超高功率电弧炉
炉壁氧枪,炉门氧枪
变压器容量KVA
DEMAC
2
75吨精炼炉
Lf多功能炉外精炼
变压器容量KVA
DEMAC
3
75吨vod真空炉
配12吨蒸汽锅炉
双工位
杭州西湖
4
R8m板矩坯连铸机
自动配水
mm*0m可调
DANIELI
5
出坯区
6m冷床
吨缓冷坑
6
水循环系统
具备万吨产量所需
7
制氧
m3/h
(2)、炼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列
项目
指标
备注
1
电炉出钢量
75吨/炉
钢水量
2
电炉冶炼时间
小于65分钟
小于55分钟
全废钢
热铁水30%
3
电炉电耗
小于kwh
全冷料
4
电极消耗
小于2.5kg
5
氧气消耗
小于80nm3
6
连铸坯合格率
大于95%
轴承钢、合结钢坯
3、动力保证系统配备及布局
(1)、MVA变压所一座,一期94.5MVA投入使用。
(2)、配备一套m3/h制氧系统,满足万吨钢产量氧气供应。
(3)、水处理系统满足万吨钢生产需要。
4、化检验系统装备
配备光谱分析仪、合金原材料化学分析仪器、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5、镍铁冶炼主体设备及能力
序列
区域
产量
变压器容量
备注
1
矿热炉1台(预留2台)
4万吨
KVA
2
53平环形烧结机1台(预留2台)
吨/d
3
料场及相关配套设施
m2以上
轧钢装备1、主体设备及布局
厂房面积平方米,分为5个跨区,西一跨为产前准备区,配备两台32吨磁盘天车。中跨为轧钢区,主体设备有二辊可逆轧机一套及相应配套设备,三辊轧机两套及相应配套设备,两辊轧钢机,有配套设备,热锯两台,32吨轮式吊车一台,20吨杆式吊车两台。东垮为精整跨,主体设备有矫直机一台及相应配套设备,自动包装机一台,16吨杆式吊车一台,20吨杆式吊车两台,缓冷坑10个,带锯两台。南跨为加热区,主体设备有加热炉两座及相应配套设备。北跨为精整过渡区,主体设备有冷床两排,10吨杆式吊车一台。
序列
区域
特点
数量
备注
1
煤气加热炉
推钢式
1+1
2
开坯机
两辊可逆
1台
3
轧机
横列式
2台
4
终轧
轴承
1台
5
mm热锯
移动式
3台
6
定尺机,收集台架
米
两流
7
缓冷坑
吨
10个
8
精整系统
矫直机
1台
3、动力保证系统配备及布局
(1)、MVA变压所一座,一期94.5MVA投入使用。
(2)、配备一套m3/h制氧系统,满足万吨钢产量氧气供应。
(3)、水处理系统满足万吨钢生产需要。
4、化检验系统装备
配备光谱分析仪、合金原材料化学分析仪器、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5、镍铁冶炼主体设备及能力
序列
区域
产量
变压器容量
备注
1
矿热炉1台(预留2台)
4万吨
KVA
2
53平环形烧结机1台(预留2台)
吨/d
3
料场及相关配套设施
m2以上
6、重轨精整生产线一条
联系方式工程机械用钢
管线钢
结构钢
风电钢
船板海工板
复合板
耐磨钢
桥梁钢
锅炉容器钢
原油储罐用钢
核电钢
水电钢
模具钢
镍系低温钢
耐腐蚀板
双相钢
非调质钢
铁路用钢
轴承钢
弹簧钢
齿轮钢
链条钢
耐磨球钢
能源用钢
易切削钢
冷镦钢
系不锈
金属覆膜板
球扁钢
药芯焊丝钢
不等边角钢
来源:东四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