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上八点多从佩特拉乘坐客运车,十点多就达到约旦边境小城亚喀巴。一下车,就马不停蹄地打车赶到埃及领事馆办理签证。埃及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叫我们填写了一些表格,交了两张照片,被告知下午两点以后过来拿。我们看到签证没太大问题,又去打听船票消息,说要拿到签证才能购买船票。
下午两点刚过,我们很顺利就拿到了埃及签证,于是又马不停蹄的跑去买船票。晚上九点才发船,我们现在剩下很多时间,于是背着大包在小城里瞎逛。
自从进入约旦境内,我就没看过什么植被,佩特拉到亚喀巴,也是一路荒漠。这个红海边的小城,也像奇迹一样存在于红海边,棕榈类植物是这里的主流,却意外地看见了几棵开得正艳的凤凰花树。
我们路过一座看上去有点雄伟的大楼,前面竖着好几个旗杆,飘着各色旗帜,稍觉意外,仔细一看竟然是希尔顿酒店。此时我才真正觉得希尔顿酒店的牛逼,也感觉很亲切,这样荒漠中的边境小城,竟然也会有我耳熟能详的东西哈哈(此处大笑三声)。
天气很热,也没什么心情乱逛了。我们来到红海边,找了几棵大棕榈树,放下包,稍作休息。树荫下刚好是红海边用大石头修建的堤岸,还算舒适,我们头枕着包,远眺红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度过了约旦的最后几小时。
郭大又结合实地,顺便给我普及了一下地理知识:红海的这面,左边是沙特,右前方是以色列,对面是埃及。红海就像一只有触角的伸直了身体的蜗牛,我们现在在一只叫亚喀巴湾的触角上,等晚上坐上船,我们会绕到另外一个触角,那里叫苏伊士湾。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打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阻隔,欧洲的船只向东航行,再也不用绕道非洲去了。
有个大神做导游的感觉就是身边有一本百科全书,随时随地可以翻阅。不然英语不好的人,哪怕吃喝住行马马虎虎解决,去个博物馆什么都看不懂。还好郭先生是百科全书中非常优秀的版本,在我的问题范围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只需做个跟屁虫,屁颠屁颠跟上就行了。
上船前五点多,我们计算着时间,去找东西吃。海边的街区倒是很繁荣,有很多家餐厅,有些主打约旦菜,有些炸鸡汉堡什么的,五花八门。刚好是斋月期间,很多家都关门停业,有些虽然开着门,却不接待,有些只能带出去,不能在店里吃。
好不容易才找到能坐下吃饭的地方,我们吃得小心翼翼的,有点不好意思。店里的员工应该从早上五六点到现在没吃东西了,一定很饿吧,看到我们吃,会不会更加饥饿了呢?真的有些罪恶感。
说是晚上九点发船,我们七点多就到达码头,等了三四个小时没能登船。候船大厅人很多,熙熙攘攘的,清一色穿长衫和长袍的阿拉伯人,男人是大多数,有很少一部分围着头巾的女人,大多数女人带着孩子。大多数人面色凝重,郁郁寡欢。
他们东一群西一群的,随便席地而坐,地上铺张报纸,上面摆放着面饼、零食、饮料等,在城里的时候还没到他们开斋的时间,把晚餐带到码头吃了。
没有坐的地方,我们只好找了个地方把背包靠在墙上,坐在背包上。不多会儿,我们看见一个金色头发的男孩子和一个亚洲面孔的女孩子。一看就是像我们一样背包旅行的人,很快就和我们结成了联盟。事实上,整个船上就只有我们四个游客,男孩子是美国人,女孩子来自韩国,他们都很年轻,是在校大学生,正在利用假期旅行。
十点过了,人越聚越多,还是没有行船的消息,我们只有继续等待。我穿过大厅去上厕所,突然之间一大群人跪在地上,吓了我一大跳。然后是两群人,三群人,各自组成队伍,都面朝一个方向,叽里呱啦地低语。原来是到了他们祈祷的时间,对于虔诚的穆斯林来说,这是雷打不动的仪式。
在土耳其的时候,不论在城市的哪个角落,每到固定的时间,都能听见宣礼塔播放唱经的声音,提醒市民祷告时间到了。会看到人们陆陆续续往清真寺赶,但没看过路边祷告的人。
在土耳其,他们的着装很西化,中年以上的女人会包块头巾,年轻男孩子女孩子都穿便装,洋气得很。大多数中年以上男人和老头则穿西装,对人彬彬有礼。
所以,土耳其除了宣礼塔诵经的声音在提醒你这里是伊斯兰教国家,否则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在未踏上埃及之旅的时刻,就已经明显感到这些地方浓烈的宗教信仰了。
直到十二点过,人群才沸腾起来,刚才大家都等得筋疲力尽了。登船口终于有人开门,大家早已排队等候多时,我们排在队伍靠前一点的地方。检票员看到我们四个人,竟然挥手让我们先过去,很随意的看了一下我们的护照和签证,就放我们过去了。
船很大,有三层,大概能装几百人。我们找到靠窗的地方,放好行李,舒舒服服的坐下,终于松了一口气。上船了,应该离发船不远了吧。检票的速度却很慢,很多人都拿不出具体的证件来,只拿着一些纸张,有些人被放行,有些人被带到办公室里。
郭大说,有很多是叙利亚的难民,申请到埃及避难。知道叙利亚一直在打仗,没想到和叙利亚人民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内心还是深深的同情。并且庆幸,生活在一个安定平和的国家是多么的幸福。
差不多一点才发船,船在黑夜中行驶了三四个小时,只不过是在蜗牛的一个触角行驶到另一个触角,我们随便眯了一会儿眼睛。凌晨五点多,船靠岸,夜空还是一片黑暗。我们四个人被一个工作人员单独带领,先下了船,那些叙利亚的难民,应该还有长长的审查和安置手续。
下船后工作人员把我们移交给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体格魁梧的男人。他带我们穿过一个空旷的场地,进入一个大楼,认真审视完每个人的证件后,给我们盖上印章,伸出手用英语热情的说:“欢迎你们到埃及来!”
我们和他问清楚了汽车站的位置,背着大包徒步过去,黑暗中穿过寂静的街道,虽然有点累,但都很兴奋。这是每次踏上一个新的国家特有的情绪,你不知道这个国家是什么样子的,什么的样的风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什么样的风土人情,都充满了期待。
我们到达车站的时候,天依然还没亮,我们在几条破烂的长椅上放好包,躺下继续睡觉,郭先生出去找取款机。上船前是有货币兑换窗口,他觉得不划算,他印象中下船后小镇上兑换货币挺方便的,就没准备。现在小镇上私营的小窗口还没营业,银行的取款机却取不出钱来。
还好韩国女孩子多准备了一些,主动提出可以给我们换一些,暂时解决了我们乘车问题。女孩子要去赫尔格达,男孩子和我们去达哈仆,这两个都是红海边非常有名的旅游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韩国女孩准备续签,游完埃及后选一个地方学习潜水,她将在埃及逗留两个月的时间。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就这样自由自在的行走在世界各地,真是令我非常羡慕。郭先生说最厉害的是日本的女孩子,韩国女孩和中国女孩是这几年才多起来,日本女孩在十多二十年前就独立行走在世界各地。她们最厉害的不是敢于一个人到处行走,而十走到哪嫁到哪,来到一个地方,喜欢上这里或者这里的人,就可以停下脚步,和这里的人结婚生子。
和中国女人不同,嫁人专找欧美发达富裕的地方,日本女孩选择停留的地方,从来不管经济情况,可以说遍布世界各地。很多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都有日本女孩的身影。这让我震惊之余,又深深羡慕。我们只知道一个三毛,就全民迷恋,看来,像三毛这样的人,日本女孩不少。
每个地方都有自得其乐的地方,有句话叫“我之蜜糖,汝之砒霜”,像三毛这样的人,几十年前就能在非洲生活得有滋有味。也许,心安了,灵魂也就能安定下来吧,灵魂安定下来了,物质的艰苦其实是很容易克服的。很多物质上的不满足,都是欲望膨胀的结果,真正的生存需求,也许越简单越快乐。
我们在车站长椅上大概睡了两个多小时,才有工作人员上班。很快我们就坐上了最早去达哈仆的车。路边有小山丘,但都寸草不生。自从我在飞机上,飞越地中海,俯瞰塞浦路斯岛开始,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整个约旦给我的感觉就是寸草不生,现在埃及境内,也是如此。山顶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砂石。
路况倒是不错,全程柏油双车道,我们很顺利就到了达哈仆。郭先生和美国男孩都知道一个叫“七重天”的青旅,我们下车后一致决定去那里。
到青旅后发现大床房也不贵,只要两百埃及镑,折算人民币才八十块,我们订了一间大床房。打开房门一看,在这么炎热的国度,空调和卫生间应该是必配,还有个小冰箱让我们很惊喜。在高温四十度的地方,一个冰箱带来的快乐真是不可言喻。我们立刻找到取钱的地方,购买了一堆饮料零食扔进去。
因为红海边都是沙漠,淡水及其缺乏,洗澡水是净化过的海水,带着一股浓烈的海腥味。对这个我们没怎么介意,在沙漠地区,能有充足的水洗澡已经非常开心了。在约旦的时候,洗个澡都得小心翼翼,他们太缺水了,稍微用多一点都觉得是犯罪。想想整整一个红海在旁边,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洗个痛快了。
——————传奇还在继续——————
梦舞:就是郭晓育,体制内当过老师,洱海边开过餐厅,喜欢自由行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走过土耳其、约旦、埃及、柬埔寨、越南、尼泊尔、泰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还会继续走下去,并唠唠叨叨的用文字记录下来。
谢谢大家阅读梦舞的文字,如果喜欢,帮忙点亮“在看”哦。传奇还在继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