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莲花山南麓,东临惠来县,西连惠东县,北接梅州市和紫金县,南濒南海,辖内海域有93个岛屿、12个港口和3个海湖,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 类口岸。
辖区内地形内陆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多平原、丘陵。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中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汕尾市在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 。
汕尾市管辖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城区,还有两个汕尾市委、市*府派出机构(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和一个广东省委、省*府派出机构深汕特别合作区。居民主要为汉族,还有疍族、畲族等23个民族。汕尾籍侨胞主要旅居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等地。
语言
汕尾市约万人使用海丰话(俗称福佬话、学佬话、鹤佬话),主要分布于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根据其口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陆丰东部三甲(主要是甲子镇、甲东镇,甲西镇小部分)地区通用相近闽南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使用人口约55万人。
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2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
占米话是一种兼有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混合型方言,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万。
*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
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城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八成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饮食习俗
海陆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同时又受广州地区的影响,渐渐地汇两家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华,声名大振,成为闻名中外的菜系。菜式注重刀工和造型,烹调技艺以焖、炖、烧、炸、蒸、炒、泡等法擅长。以烹制海鲜、汤类和甜菜 特色。味尚清鲜,郁而不腻。爱用鱼露、沙茶酱、梅糕酱、红醋等调味品。风味名菜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
汕尾市传统小吃品种众多且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比如小米、牛肉饼、菜粿(菜包粿)、韭菜饺、冬节鸽、猪肠粉、层糕粿、菜茶、咸茶、扁食等等。
名胜古迹
汕尾旅游风景区有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凤山妈祖旅游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遮浪海滨旅游区、甲子待渡山、鲘门旅游国际度假镇等。
红场星火海陆丰是中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宫原为“学宫”,年在此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 个工农红色*权——海丰苏维埃*府。旧址有海丰农民运动陈列室,彭湃铜像,红二、四师会师纪念亭,大成殿和五代祠,镌刻*和 题词的“碑廊”等。“彭湃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征时周恩来和革命*苏联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都曾在此住宿和工作。
玄武灵声玄武山位于陆丰碣石镇北郊。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年),改建于明洪武27年(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开放场所。寺内殿堂庑廊,僧舍厅室,共99健。殿内有清代林则徐题献的《水德灵长》和刘永福镇碣时题献的《灵声满道》题匾,该二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并有同治皇帝及提督、总兵等题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多件。
有凤来仪凤山,是汕尾地方的 旅游区,位于市区东南面。这是广东通高 的艺术石雕像。妈祖文化广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世界 的专业广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圣诞,九月九日的妈祖升天纪念日,举行庙会,可以看到三个“国家稀有剧种”(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的精湛表演;可以听到极具海韵特色的渔歌演唱。以及多种唐音宋韵的歌舞串演。
遮浪奇观红海湾遮浪南澳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她濒临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备,“湖、岛、湾、屿”迥异,海水由于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岛东西两边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是 天然浴场,数次被作为国际和国内帆板赛比赛场。
金厢银滩位于陆丰市区20公里的金厢镇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厢滩滨海旅游区。该景区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滨海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览区,有呈S型长约8公里、宽60米的海沙滩,滩上沙质以石英沙为主,粤东地区 的天然海泳浴场。
莲峰叠翠位于海丰县北部7公里处,主峰海拔.3米,为粤东沿海 高峰,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山,是广东省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时期,有高僧在此创建鸡鸣寺、云莲寺、金竹寺等7座古刹,宗教文化发达,被誉为“莲花佛国”。年3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广东莲花山森林公园”。
一饭千秋位于海丰县城北郊五坡岭上,占地平方米。亭为六柱八角重檐攒尖顶,通高9米;亭内覆盖着一座庑殿顶古石亭,上刻“方饭亭”三字,内竖立石碑刻有文天祥半身画像,此亭始建于明代正德十年(),为纪念南宋文天祥抗元在五坡岭不幸被捕而建,年5月被县*府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万椎涛陆河绿色走廊南万红椎林生态公园,位于中国 的红椎林母林采种基地——南万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有存活距今一亿六千万年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的食物——桫椤群;有满山百年红椎树林;有多年树龄的“红椎王”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