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旅
梅细象(湖南岳阳)
作者简介:梅细象
年10月15日生,湖南临湘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共党员。
湖南省法学专家研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现供职于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是湖南省少有的交通管理专业专家、爆破专家。
业余撰写诗歌、散文、杂文、调研论文以及新闻稿件余篇,发表于中央、省、市报刊及网站。
序言:
远居东北辽宁省海城市的九爷爷,昔日跋山涉水,心心念念回故乡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中畈村探望亲人。然而,九爷爷虽有八个哥哥且其后裔枝繁叶茂,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去探望北国的亲人。
我带着歉疚,带着对亲人的卷恋,带着对北国的心弛神往,于年国庆佳节,欣然前往北国探望远方的亲人!我到达北国之后,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感受到了亲人佛玉圆融般的豁达。
辽宁省海城市魁星楼
临近中秋,工作之余再次筹划着北上探亲之旅。这是我一大家百余口人之所想之所盼的。重任在肩,不可懈怠!原计划和爱人、儿子一块去东北辽宁海城探望九奶奶及家人。好不容易等到了国庆长假,儿子要在部队值班,妻子剧团假日有演出活动,筹划了15年之久的北上之旅仍然只能我独自前往。
9月30日18:35,我在岳阳登上了广州至大连的列车。夕阳下,南国的山野一片葱笼。久居喧嚣的岳州城的我出得了樊笼,又见郁郁青青的原野,倒也怡情别致。
轰隆隆的列车呼啸着驶向远方。过了河南信阳,便是中原地界。在晨光下,万物复苏,平整的高粱地略显干枯,作物渐少。中原大地,曾经豪杰四起,这最繁华最富庶的家国故园,在过去的数千年中由于战乱,资源枯竭、土壤贫瘠、水源枯竭、人口外徙。
据史料考证,我先祖本居河南汝南郡,第一次因战乱迁徙到江西吉安府,第二次迁徙到湖南岳州府。荒凉而广博的中原大地引发我的思绪故国神游。
湖南岳阳市洞庭大桥
不经意间过了菏泽,特快将我载过黄河。齐鲁幽燕之地,杨树成片,北杉铺道。虽再次入黄昏,然水天一色,余韵依在。风驰电掣的列车呼啸前行,饱览北国风光的眼帘徐徐落幕。两眼虽然疲敝不堪,但我心依然驰骋。
山东好汉秦琼的足迹耐人寻味,幽燕快骑飘忽不定的踪影似乎又现美少罗成的背影。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本想夜观神奇的山海关,久困的我居然进入了梦乡。
迷迷糊糊就到了军事重镇锦州。在盘锦我被妻子急促的手机铃声催醒,一忽儿就到了离目的地只有一站路的大石桥。久候的叔叔梅东用宝马车将我接至辽宁海城市。
坐了一天两夜的火车,确实很累!稍侍休息后,亲人们围坐拢来话起了家常。15年前,九爷爷病重,多么渴望老家来人,然而关山阻隔,带着病体坚挺了一月有余的九爷爷抱着遗憾依依不舍离开了人世。据九奶奶讲,九爷爷临别含泪将许多珍贵的照片都撕毁了。
九爷爷梅振北
年,79岁高龄的曾祖父头戴毡帽,杵着拐棍出现在大连军港时,九爷爷九奶奶感到非常的惊喜。九爷爷问:老爷子行前咋不先拍个电报或写个信。曾祖父回道:部队军纪严,若是事先告知,倘若部队不批准不是来不了么?!在大连小住之后,九爷爷又陪曾祖父去自己时下服役的旅顺军营小憩。九爷爷、九奶奶和曾祖父在大连、旅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今一张也没有了。可见15年前九爷爷在病榻前撕毁相片时是多么的失望!!
一向身体硬朗的九奶奶已83岁高龄,由于今年上半年病了两场,身体大不如以前了。见着迢迢千里而来的孙儿,九奶奶忘却了一切病痛。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奶奶似乎回到了年轻时教书的时光,显得特别健谈。
借着奶奶的兴致,亚男妹妹提议陪奶奶去营口观海。午饭后即刻启程,百余里的行程由于有自备的小汽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节日的旅游圣地,人如潮涌。我和姑姑搀扶着奶奶漫步在海边,一家人其乐融融。
叔叔要我穿上警服陪奶奶在海边照相。一时间气氛热烈,弟弟妹妹和我争相照相,可却冷落了小福星——大赫(亚男妹妹的儿子)。大赫哭起了鼻子。我将大赫拉着一块照相。小福星这才破涕为笑!照片上的家人喜形于色,春风满面,尤其是亚男妹妹的艺术照托天换日绝对可以在全国摄影比赛上获得金奖。
姑父是76年的老兵,得知我曾当过10年军官,姑父饶有兴致地向我介绍当地的驻军以及海防设施。站在渤海湾,依稀可见远处的兵营。沿海的大连军港、马尾军港让人联想起甲午海战,隐约可以看到李鸿章的海军龟宿在马尾军港被动挨打。如今的海陆空遍布辽东半岛,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已是天下无敌!
锦州、沈阳、营口、大连等一连串熟悉的名字让人想起辽沈战役,再现林彪这位当代韩信的丰功伟绩!越过凤凰山进入朝鲜半岛可以参观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的抗美援朝战争遗迹。言谈之中,我似乎进入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跟随九爷爷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鏖战。
是夜,亚男妹妹安排在营口最有特色的餐馆吃海鲜。我去过广西的北海、海南岛的天涯海角、越南的夏螺湾,吃过品种繁多的海鲜。但是,妹妹点的海鲜别有一番风味,一种温馨的韵味,一种家的感觉,许多海鲜品种仍然叫不出名字。奶奶一个劲地给我夹菜,我似乎年轻了许多许多,又回到了天真无邪的懵懂年代!
那一晚,我睡得特别香!特别甜!
10月1日海城下了一天一夜的雨。10月2日海城的山上是湿的,不便拜祭九爷爷,只好10月3日再去祭拜!
15年前,九爷爷病重时我刚刚从部队转业进公安。那时我正在岳阳警官培训中心接受训练和学习。训练学习完毕,岳阳市人事局又要进行公务员入门考试。是故没有去见九爷爷最后一眼。九爷爷苦等了我一个月,我内心有愧呀!
10月3日上午,在叔叔、姑姑和弟弟的陪同下,我们在城郊买了许多祭祀品西出阳关驱车赶到30里外的舅姥爷自留山上祭拜九爷爷和已故去的梅军叔叔。九奶奶有6兄弟和一个妹妹,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太姥爷子孙枝繁叶茂且大多有出息,有在北京做学问的、有在沈阳做官的、有在鞍山经商的、有在海城老家种地的......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管理自留山的舅姥爷排行老五,是九奶奶的亲弟弟。在五舅姥爷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郁郁青青满山果树的自留山。山形像一把太师椅,据说这片林地是个风水宝地。解放前,有个恶霸地主为了抢夺太姥爷的风水宝地,设计赶走了太姥爷一家人。解放后,那个恶霸地主被镇压了,自留山又回到了五舅姥爷的管理之下。
金秋十月,一片丰收景象,南果梨、玉米、花生等均已成熟。九爷爷和梅军叔叔就安详地躺在这满山果树的山林里。据说,这陵寝之地是九爷爷亲自挑选的。年,梅军叔叔被歹人意外杀害了,他最疼爱的侄儿梅福田也病故了。万念俱非的九爷爷在五舅姥爷的陪同下精心挑选了这片陵地。
站在陵地放眼四望,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岫岩城,正像慈父举起两只手,东边托着凤凰山;西边托着玉佛山,连着一座座富饶的铁矿山;连着风景如画的千华山;连着汤岗子温泉;还有唐王征战时的亮甲山。她们正展现着辽东半岛数不尽的秀丽风光。捷报飞来当纸钱!祖国的繁荣昌盛促成我翻越千山万水为九爷爷和梅军叔叔供奉祭品、焚烧纸钱冥币。
梅东叔叔高喊:爸!哥!湖南老家来人了!爸!哥!老梅家来人了!!梅东叔叔的喊声在山谷之中久久回荡。我再拜于九爷爷和梅军叔叔的坟前,代表老家人深深地忏悔!我来得太迟太迟了。心之所向,事之成也!15年前,纵使有千般理由,我也应该到海城面见一下病危的亲人。
迟到的春天,奶奶、叔叔、姑姑、弟弟、妹妹仍然非常非常高兴!
10月3日下午,一家人前往鞍山玉佛苑瞻观玉佛,冀望佛玉圆融,化解心中的愁思。那过目难忘的气宇轩昂的单檐歇山式山门,那建于半山之上巍峨壮观的双重檐歇山式玉佛阁,斗拱凌空,琉璃瓦盖顶,木雕彩绘玉柱蟠龙,在夕阳辉映下气魄何等雄伟,不禁想起巴陵故郡的岳阳楼、长江岸畔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令人神往!
玉佛苑最大的佛像是用一整块的玉石雕刻而成。此玉石被尊“玉石王”,重.76吨、高7.95米、宽6.88米、厚4.1米,在玉石领域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玉石王,年7月发现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县,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鞍山市政府动用现代化装备经过8天8夜运抵鞍山玉佛苑,并用18个月雕琢成现今举世瞩目的大玉佛。
长白有灵,千华成焉;蟠龙含宝,岫山名焉。女娲补缺,终有遗焉;神尊赫赫,祥乃称焉。玉华呈极,八方匍焉;仰绝观止,百纪泽焉。能观此玉,三生有幸!佛海无边,有容乃大!
夜间在鞍山吃烤肉,地道的东北风味。餐桌式的烤炉里装着木炭,燃烧的木炭上放着不锈钢钢圈,钢圈上再放着预备烧烤的菜肴。别具一格的吸烟筒,我观察了一遍又一遍。东北的菜牛肉质鲜嫩,不像南方的耕牛肉质坚硬嚼不动。牛肉烤熟之后用生菜包着吃。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生菜的作用。清香四溢的油兮兮的熟肉片被生菜包裹着吃不再感到那么油腻。
梅丽姑姑在不停地烤着菜肴,家人专心地吃着。欢快的气氛下,我想起家乡的妈妈,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古朴、善良而富有爱心的妈妈。姑姑虽然雍容典雅全然没了村姑的踪影,但一颦一笑凝聚着中国传统母亲的热血!
10月4日上午,叔叔带我参观了海城市的市容市貌。海城虽是县级市,但城市布局合理、市容市貌已达到地级市的规模。海城市驻有师机械化部队,有小型民用机场。辖区腾鳌镇的城市规模相当于湖南的县城,空一师驻扎在镇上,镇上有军地两用飞机场。辖区东四方台温泉管理区西荒地村东方清泉闻名遐迩。海城还有许多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为了挤出时间一家人唠嗑,便放弃了继续观光。午饭后,叔叔搬出了家谱。对照着家谱,叔叔、姑姑、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一块谈论着家乡的人和事,好像九爷爷又重新回到了美好的人间!
北国之旅耐人寻味!北国风光引人入胜!一坡净土,一片青苔,满山果树,那就是九爷爷静养之地!对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职业军人,天下何处不能埋忠骨!营口观海,心胸豁达,宁静致远。鞍山玉佛,佛玉圆融,净化灵魂。
10月4日18:35,我登上了南下的列车T。我又将越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进入幽燕之地,越过黄淮,跨过长江,回归湖湘鱼米之乡。叔叔、姑姑、弟弟一直将我送至大石桥火车站。火车启动了,叔叔、姑姑、弟弟离我越来越远,我的眼圈湿润了,渐渐地更加模糊......
好在姑姑和妹妹制作了精美的音乐相册和动画贴贴,再次拉近了南北之间亲人的距离。我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