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海陆丰黄羌镇响水村风情民史

黄羌镇响水村风情民史

文/古往今来

黄羌镇响水村风情民史

该村位于黄羌镇西南,距离镇政府11公里,相邻自然村有:东至官田仔,南至乌泥塘,西至双河排岒村,北至富家楼村。

村前有建林河,河中有石磜,水流经石磜会发出响声,而取名响水村。

响水村隶属于海丰县黄羌镇建林行政村。清朝,属海丰县石塘都。民国,属海丰县虎噉乡。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后,属虎噉乡。年,属海丰县公平松林乡。年,属海丰县黄羌公社松林大队,年属建林大队,年属松林乡,年4月,属海丰县黄羌镇建林行政村至今。

该村始建于清乾隆29年(年),由一支罗姓人从本镇富家楼村迁移至此地居住而形成。

该村村前是一条长流不息的建林河,村子傍山而建,山岒文秀,山上松树郁郁葱葱,山花草四秀不凋。村前田园连片,交通方便。村虽不大,景色迷人。

该村仅有罗氏一姓。罗姓先祖,明成化3年(年)从福建迁移至陆河黄塘村;明永历19年(年)从陆河黄塘迁移至陆河许山下;清康熙41年(年)从陆河许山下迁移至海城五坡岒,清乾隆19年(年)从海城五坡岒迁移至黄羌富家楼村;清乾隆29年()从富家楼村迁移至本地。

该村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客家民系,本村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年未,户籍人口人。其中男性98人。80岁以上8人,最年长者87岁,男性。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12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人;实际在村人口12人。

该村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蔬菜等。改革开放后,虽然说有部分村民外出省城、县城或乡镇务工或经商,但是,本村的传统经营没有改变。居民的收入由以前的纯农业收入,变成了现在的农业收入加工资性收入。特色农产品有:水稻、番薯及各种豆类。客家咸茶、粽粄是该村的传统美食。

年末,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人,主要分布在加拿大、马来西亚。

双新至建林村道经过本村。年全村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年通电,年通电话,年通网络。

该村现存宗祠有1座。罗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29年(年),重建于年,占地面积平方米,是一间上三间下二廊土木结构的瓦房,至今仍作宗祠使用。

该村主要宗族活动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族人集中祖祠祭拜先祖,或祭拜本村供奉的神。

该村的民间传说:

罗娘清,公平区松林乡的首任乡长。他年参加农会,长期战斗在黄羌革命老区。据说,他的革命思想及革命行为,完全受他的妈妈黄氏的影响。他的妈妈是一位我党的早期党员,娘俩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人都离党脱党的大潮下,他们仍然坚持斗争。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农村人早早熄灯休息了。寂静的夜晚,静得只听到雨打瓦片的沙沙声。

突然,村头传了几声狗叫声,警惕性极强的罗娘清,一骨碌翻身起床。他耳贴门板,细听屋外的动静。不多时,传来了熟悉的敲门声,他知道自己的同志来了,马上打开门,点亮了灯。微弱的灯光下,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同志,也有不认识的人。一行六人,个个都是衣裳湿透,看起来又饥又饿。罗娘清的妈妈早就起床了,她小声跟大家打了招呼后,马上进厨房弄吃的。罗娘清招呼大家换上干衣裳,六位同志也不客气,就如回到家一样自在。那天夜里,他们吃过东西后就在罗娘清的家里住了一晚。

后来,罗娘清才知道,几位不认识的同志,却是我党的领导人,他们分别是蓝训才、吴敏芽、曾生、陈石甫等。他们几位到海城开会,回来的路上碰到保安团的一位特务,不敢直接回住地,几经辗转,真到夜深人静才找自己的同志帮助!

这个没有记入史册的故事,我小心地收录在此处,希望后来人不要忘却了前人打天下的艰辛!

◆◆◆◆◆◆◆◆

延伸阅读: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1.海陆丰:黄羌官背洋村风情民史

2.海陆丰:黄羌伍狮埔村风情民史

3.海陆丰:黄羌南坑屯村风情民史

4.海陆丰:黄羌下塘荫村风情民史

5.海陆丰:黄羌塘尾岭村风情民史

6.海陆丰:黄羌南坑寨村风情民史

7.海陆丰:黄羌大园里村风情民史

8.海陆丰:黄羌镇田心村风情民史

9.海陆丰:黄羌镇下寮村风情民史

10.海陆丰:黄羌富家楼村风情民史

11.海陆丰:黄羌镇坑背村风情民史

更多精彩内容请







































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补骨脂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tq/120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