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三岔河湿地
鞍山市今年新增了两处特色湿地景观,其中有一处就在我们大海城,大家再也不用为周末不知道去哪玩犯愁了,带上自己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来市内游吧。
从鞍山市林业局获悉,鞍山市今年将以建设大鞍山生态区为目标,产业与富民同步,保护与管理同行。确定全市造林3.9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1‰以下。今后海城市民初春踏青、秋季赏叶,还可以到白云山、九龙川等自然保护区去吸氧,了解生态文化知识;去海城三岔河、鞍山兴凯湖赏湿地景观。
今年,鞍山市将以建设大鞍山生态区为目标,以实施生态脆弱区域攻坚为重点,坚持改革与开放并进,造林与营林并举,量增与提质并重,产业与富民同步,保护与管理同行。确定全市造林3.9万亩,森林抚育1.8万亩,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控制在1‰以下,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在强力推进青山工程中,围绕大鞍山生态区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全方位攻坚。继续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以东部山区特别是丹海高速沿线、千山风景区、高新区裸露山为重点,完成荒山造林0.8万亩;加快台安西北沙漠化治理进程,在台安西北部营造防风固沙林和以寒富苹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1万亩;通过补植补造措施,加快东部山区低效林分修复,完成退化林分修复2万亩。同时,开展美丽乡村高端绿化,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绿化与文明相结合,绿化与宜居相结合,实施村中村外、乔灌花草、春夏秋冬科学设计,各具特色,完成高标准绿化村20个。
海城市及周边有白云山、九龙川、三岔河、清凉山、龙潭、大麦科、西平和老平顶等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今年也将与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将自然保护区逐步建成科普科研、宣传教育、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还将加大湿地保护与建设力度,完成海城三岔河、鞍山兴凯湖等特色湿地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及申报工作,届时这两处将成为人们观赏湿地景观的好去处。
三岔河湿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描绘的美景,如今在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尽收眼底。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内水草丰茂,天上飞翔着白鹭、野鸭,地上跑着野兔、狐狸,站在湿地大坝上远眺,极目处水天一色,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苇丛间时起时落。一大群野鸭子见到我们这些“不速之客”,飞快地钻进芦苇荡,有的则一头扎进水中不见了踪影。不远处,一块滩涂地上的十几只白鹭或独立水边觅食,或拍打着翅膀轻歌曼舞。
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浑河、大辽河、太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面积公顷,以水域、草甸、滩涂、水稻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共有种植物,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海狸、黑鹳、大鸨、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栖息。
九龙川自然保护区
九龙川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城市接文镇境内,距市区50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现有森林余亩,各类动物余种,并覆有大量植被,自然资源风光独特,为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曾经路过此地,见海城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东征人马被海水挡住去路无法前进。李世民顺海边岛群策马扬鞭行至现三家堡境内,东征大帅薛仁贵搬起四块巨石落在一起形成龙椅,李世民下马座在石头上并设下香案,祈祷玉皇大帝收去海水现出陆地,并许诺三更借五更还。玉帝派杨二郎下界用宝鼎罩住海眼,于是海水渐渐退去。海水退去后,出现九座山脉呈一字批排列。这九座山脉便是龙王九子龙宫,九龙川之名因此而来。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位于海城市东南部的孤山满族自治镇,距海城市区45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年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区。全景区有山峰个,海城境内的最高峰——海拔米的唐帽山就座落在白云山中。
白云山是海城河的发源地之一,山内分布着大小河沟30多条。这里林木繁茂,生长着华北植系两大群落多种植物。国家三类保护植物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遍布各个沟谷;果中之王猕猴桃、著名中药五味子等珍贵植物比比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据初步调查,白云山森林公园内有植物多种,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就有20多种;野生动物多种,属国家、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0多种,如白鹳、戴胜、娃娃鱼、中国林蛙、红腹锦鸡等。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细地参观游览哦,如果有缘的话,说不定就能看见这些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呢。
白云山内自然景观清新优美,有石山树、云水雾、花雪洞等九处绝佳的景观,还有当地淳朴的满族风情和田园风光,在这儿旅游,人们一定会感受大自然的真实美和民风民俗的田园情趣。大家看,山间分布着大量的古代建筑,有唐帽山、城顶子山的唐代古城,明代的洪门寺、保安寺;清代的三官庙、岳王庙等。此外,这里还是当年抗日联军和解放军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革命史迹。
白云山还建有白云山森林公园,它的面积是5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为76.96平方公里,分为五个景区,十二个景观。森林公园内,独特的地质结构使这里山峦巍峨,奇峰突起,怪石林立,沟壑深切,岩石景观多达百余处。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甚至可以说,它把黄山之秀、华山之险集于一身。在这里,游览观光、度假休闲设施十分完备,是一处融山、水、林、洞自然景观与古人类遗址、民俗民风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好去处。
***
文字来源:千山晚报图片来源:海城市摄影家协会
编辑:赵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