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5月9日讯(通讯员汪韬彧邓棚命夏文辉全媒体记者刘镇东)“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时,即便是那个走的慢一点的人,也会有一路前行的动力。”团队成员张子涵感慨道。近日,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科研兴趣小组——人文医药小组里级的10位成员全部成功考上研究生。
志趣相投,共启医学梦想
年10月,怀揣着医学梦想,他们不约而同加入人文医药小组。刚进入小组时,小组面临转型,大家感到迷茫与不安。在那段时间,小组向15级韩思奕学姐请教该如何做,学姐说:“不要在意短期的得失,更要注重在小组内培养良好的科研氛围,养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并将其传承下来。”
对于同学们来说,作为指导老师的雷小灿无疑是大家学术探索路上的领路人。初入小组两个月内,他们小组对于科研的学习还非常迷茫,在第四次文献汇报上,雷小灿告诉他们:“文献的阅读是基石,准备大创的立项,大家要经常在一起讨论。对于小组,每天要有一个量化的目标,要总结。有什么问题要沟通,一个星期至少当面找老师沟通一次,两三个同学一起也行,不能总是停滞不前,在座的同学每个人都有义务让小组更精彩。”
在多方的指导下,他们的小组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目标量化、总结问题、及时反馈、当面沟通……好的学习方法总是在各个领域通用,这些方法不仅帮助他们在文献汇报上更加如鱼得水,也融入了他们的日常学习之中。在平时的读书报告中,指导老师会全程仔细听,结束后指出他们小组的问题并告诉他们怎样可以呈现得更好。
志同道合,携友奋楫笃行
作为一个以研读医学知识为主的学术型研究小组,人文医药小组的成员团结协作,奋楫笃行。他们的小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线下组会、实验室学习、文献汇报、读书报告会、招新讲座、考研经验分享会……
在一次准备基础医学实验设计比赛的最后一周,他们每天都是五个人围着一份ppt修改,每个人都在自己更擅长的方面为ppt修改出谋划策。有人擅长思维导图,有人擅长演讲……这一次比赛把小组成员的优点都整合在一起了。
年1月,进入临床实习后,尽管小组医院,但都在为梦想共同努力。周志恒同学分享道:“有次我在图书馆外面休息,刚好碰到过来拿书回去的李海城同学,就顺道送她回去,我们在路上交流了很多学习方法和备研心态。平时或许不会刻意联系,但是我们小组成员一旦遇到了就一定会为对方加油打劲,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能量。”
在考研复试阶段,他们互相分享复试经验和调剂信息。肖若怡、石汝杰和李海城三位保研成功的同学第一时间分享了他们的复试经验,并协助其他同学进行模拟面试。最终全组成员都成功上岸心仪院校。备研一年中,他们都有过迷茫无措,会被打击质疑,但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战胜了备研中的所有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