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有两座大悲寺,唐王山的大悲古寺是其中一座。
在距离海城市区南五公里左右的唐王山车站的东侧,有一座海拔不过米的小山。它就是海城的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山——唐王山,原名叫平顶山。在唐王山东南方的三皇山上,原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庙,唐王山大悲古寺。
▲殿内千手观音(图来源:网络)
大悲古寺的始建历史: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时,来到唐王山。有一日,唐王在睡梦中,梦见南海大士观音菩萨点化于他,说唐王有一劫难……由于菩萨的解救而使唐王逃过了危难。唐王回朝后,便下旨重修庙宇。唐王山大悲寺庙,便由此而建。
▲唐王山古刹(图来源:网络)
《鞍山市文物志》:据文字记载,唐王山大悲寺庙始建唐朝,原古庙分为东、西两院。
多年的历史轮转中,古庙虽经辗转复修,还是逐渐废旧不堪。为开发旅游资源,年原庙被迁至海城毛祁镇曹家堡重建。所存的两块龙碑也被迁至那里的大悲庙前。
▲大雄宝殿(图来源:网络)
唐王山大悲古寺,乃是观世音菩萨应化道场。年7月,海城当地的有缘之士和信众为弘扬历史文化、再现名胜古迹,自发捐资在三皇山古庙旧址重修了现在的大悲古寺。
今日的大悲古寺,依山而起,举步而建,庄严清净,殿堂布局座落有致,青砖碧瓦,石阶护栏,交相辉映。梁柱彩画,雕龙刻凤,规模宏大,形成了一处气势宏伟的仿古建筑群。堪称是海城的一大景观。
▲大悲古寺山门(图来源:网络)
海城唐王山大悲古寺山门对联:“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不肯走观音殿殿内供奉千手观音、滴水观音和杨枝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像,善财龙女侍两旁。
“发一片慈心,愿渡众生登彼;现千只法手,频垂一叶作舟。”——千手观音对联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白衣滴水观音对联
▲大悲古寺,观音殿(图来源:网络)
正殿下方台阶两侧是两棵距今多年历史的香柏树,原树枝繁叶茂,坚硬挺拔,现只残存两株枯朽树干。
▲不肯走观音殿(图来源:网络)
不肯走观音殿殿院中矗立一座铁铸三层宝鼎。宝鼎左侧西配殿为达摩祖师殿,殿内供奉达摩祖师像。
石峰香炉内不见焚香,寺院规定,禁燃高香。
“心心心心心是佛,佛佛佛佛佛是心,何问缘何不见佛,只言不见自性心。”——达摩祖师殿对联
不肯走观音殿殿院中宝鼎右侧东配殿为地藏殿,殿内供奉地藏王菩萨像。
“于诸佛中出一头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地藏殿对联
唐王山大悲古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檐下悬挂“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前排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边分立十八罗汉像;后面是倒坐观音,两侧分别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海,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大雄宝殿对联
大雄宝殿的西下方,进入边门便是护法殿,殿内供奉着诸多护法神像。
▲大悲古寺露天观音像,基座是八面形结构的藏经阁(图来源:网络)
大悲古寺露天观音像:金色的莲花宝座上,玻璃钢材质铸成的16米高观音像婷婷玉立。观音手持净瓶,点洒甘露,造型飘逸,栩栩如生。
“净瓶玉露,洒向人间都是爱;菩萨心肠,惠及苍生最有情。”——观音对联
“观看天下事,有几个在情在理;音从海外来,无一人知是知微。”——观音对联
露天观音像的基座是八面形结构的藏经阁,藏经阁的外壁四周修有围栏,正面为阁门,其余七面半圆形拱龛槛位各有一尊菩萨浮雕像并绘蓝天装饰。
“观察人间,功名富贵一场梦;音闻佛阁,生灭垢净万法空。”——观音对联
▲寮房(图来源:网络)
大悲古寺寮房:寺院最西部有念佛堂、寮房、斋堂等建筑,是香客和居士们活动与休息的地方。
▲万人念佛堂(图来源:网络)
大悲古寺万人念佛堂:大悲古寺道场修学共分四个区域,即儒家基础教学区、学佛接引区、大众共修念佛区、闭关自修区,各种佛事活动、食宿、法宝全部免费。
(备注:文中图文多摘于网络,平台师兄略加编辑,如若有误之处,向上师三宝至诚忏悔!)
以往辽宁鞍山寺庙1、玉佛苑
2、龙泉寺
3、大安寺
4、香岩寺
5、中会寺
6、慈航寺
7、皈源寺
8、祖越寺
9、祥云寺
10、镇宁寺
11、道源寺
12、海城大悲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