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这些客运班线停运!
8月5日起,嘉兴汽车北站发往东台、兴化、淮安、句容、大丰、扬州、沭阳、宿迁、无为、商丘、西安、焦作、宜宾、洛阳、上海南、浦东机场方向的班车停运,后续会因疫情变化随时调整。常州、吴江、苏州南、苏州火车站方向班车部分停班,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详细情况可以致电北站客运值班室-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防控办对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进一步规定和明确要求。其中,明确要求暂时关停棋牌室等室内密闭休闲场所。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对当前我市文旅市场
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各县(市、区)文旅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监管责任,将疫情防控督查列为当前日常执法检查工作的重点,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检查频次,督促经营场所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市执法队将不定期对各地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并以文件形式通报督查情况。对防控不力、劝说无效的场所,及时进行立案查处;如出现确诊、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者红码、黄码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并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病例转运、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
全市文旅行业领域各经营单位、公共场馆要严格落实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疫措施。同时,要确保物资充足,采购足量防护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用品;要确保消毒到位,每日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清洁洗消,及时清运垃圾,确保无卫生死角,重点加强对公共区域(公共卫生间、厢式电梯、餐饮场所等)、高频接触点位(服务台、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公共桌椅座椅、门把手等)的清洁消毒,并在相关区域每日更新公示消毒情况;要确保通风换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使用中央空调的,大量人群聚集时应加大新风量,加强通风换气。
全市文旅行业领域各经营单位、公共场馆的工作人员要做到“三个应”:一是应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人员需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登记健康状况并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实行每天发热“零报告”制度;二是应做到源头排查,加强对酒店、网吧、KTV、图书馆、博物馆、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排查,查看其是否有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与感染者有接触;三是应落实“一码双查”措施,在日常经营、服务及监督执法过程中发现未接种的人员时主动提醒并动员其及时接种。
下面这份文旅场所防疫指南请收好
一、旅游景区(点)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2.做好公共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密闭化清运工作。
3.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4.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入园游客、工作人员遵守防疫要求和注意事项,加强景区巡逻检查,注意客流疏导,避免人员扎堆。
5.室内封闭式景区的入口处要对每位入园者进行测温亮码检查,严格执行实名预约制或对纸质票人员进行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登记,确保可追溯;景区内所有室内场馆,要严格执行测温、亮码、戴口罩入内。
二、旅游饭店、影剧院、
网吧、KTV等文旅场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督促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2.在入口处对所有进入人员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按要求做好实名登记。加强通风换气。保持门厅、收银台和顾客等候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3.做好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各类场所要做好日常消毒,顾客使用的工具和公共用品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4.减少场所内人员密度,推广网络、电话等提前预约服务,控制全天人流量和单场次人数;提醒顾客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扫码付款。
5.要求工作人员保持工作服整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6.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广播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等健康知识宣传,对佩戴口罩不规范的人员要及时劝导整改。
三、图书馆、文化馆、
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场馆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督促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2.必须严格落实扫码验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实名登记等制度,提前规划开放范围,优先开放室外和人员分散区域。
3.做好公共场所通风换气,对公共区域(如大厅、食堂、楼梯间和卫生间等)、办公区域(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和书报刊、桌椅、电子触摸屏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4.安排专人进行指引和疏导,指导入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可结合防控工作需要,对入场公众数量进行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避免形成人群聚集。
5.配备消毒剂、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工具等防护物资,严格落实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和健康动态监测制度,做好员工健康管理。
6.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广播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等健康知识宣传,对佩戴口罩不规范的人员要及时劝导整改。
7.设立隔离观察区,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加强与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联系,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温馨提示#
因疫情影响,市民、游客朋友出行前,请提前通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