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张国锋
9月28日,聚焦县镇村绿化主题的年绿美广东竞风华(深圳赛区)活动上演精彩对决。在经过激烈角逐后,南山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获得优胜队伍前三名。其中,南山区将于12月份代表深圳市参加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总决赛。
转角遇到美,出门见到绿,街头全是景……近年来,南山区全力打造“绿美新城”,启动绿美南山生态建设“三年攻势”,发起山美、水美、岛美、园美、路美“五大攻坚”,让路园相连、城景相融、绿意盎然的“百园绿城”走进市民生活,在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同时,让辖区居民共享绿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正如南山区副区长、区副林长蔡淡宏在活动现场所说,南山在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忘记对绿色的追求与坚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就是对这个城区生态之美和发展之盛的最大认可。
山海河湖、城区文化生活用“绿”串联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最负盛名的水果之一,而产自深圳的南山荔枝则是岭南荔枝中驰名中外的佼佼者。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时,南山荔枝已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如今的大南山,仍保存有许多棵树龄百年以上的老荔枝树,最老的甚至达年。
结合荔枝古树及周边古荔枝树分布情况,南山区在严格保护古树过程中,参照古树公园相关标准,通过系列微改造举措,打造深圳首个以荔枝古树为特色的古树保护生态园区,不断擦亮独有的“南山荔枝”品牌名片。
在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南山让“绿”充分渗透到市民日常的休闲文化生活中:在人才公园跑步,在大沙河赛艇,在蛇口文体公园邂逅奥运冠军……目前,南山共有公园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14㎡/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9.51%。大大小小的精品公园相映成辉,成为南山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南山打造一张“山与城”有机融合的新名片——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通过大学城绿道等网络,将科教城紧密“缝合”在绿水青山之间,让“智慧南山”绿意更浓。
绿满南山,不断优化布局新部署。南山用绿色将“山海河湖”与城区文化生活紧紧相连,充分释放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多措并举推进绿美城市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绿色安全、宜业宜游的大美南山,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让发展更有“温度”。
水城融合南山再交新答卷
一直以来,南山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绘就“山海连城、绿美南山”的美丽画卷,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型城区。
近日,环西丽湖碧道示范段从全球4万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缪斯设计(MUSEDesignAwards)奖金奖。该示范段全长3.7公里,已经对外开放,市民好评如潮。
据介绍,项目设计将打造多层级的绿道游径系统、丰富的活动体验空间和便捷舒适的配套体系,形成“一环九景”空间格局,是共享型山水绿道、特色观水等多功能复合型绿道,充分满足慢跑、骑行、徒步、登山、休闲等不同活动需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和谐共存的目标。
在湿地保护方面,南山区坚持林长带头、各界行动,截至目前已修复红树林7.5公顷,筑牢绿色海岸线,守护候鸟温馨家园。
今年5月底,南山区首批两个区级湿地公园正式挂牌,包括大沙河生态长廊九祥岭区级湿地公园和前海桂湾公园。其中,大沙河生态长廊不仅有“藏”在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全线更是风景如画。去年,“深圳市大沙河生态长廊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深圳首条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湾通廊实现全线贯通,由北到南贯穿南山区。
在主城区之外,南山还在构建海城融合新蓝图。内伶仃岛是深圳保护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区,旁边是国家级海豚保护基地,岛上多只野生猕猴和多种动植物和谐共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南山区建设绿美南山、山海连城的一个精彩缩影。在这片创新沃土上,南山正以她独有的魅力,讲述着“南方有座山”的美丽故事。
(图源:南山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