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哈尔滨的名字咋来的为啥文庙不开正门哈

你是否对哈尔滨已经十分熟悉?

千万不要小瞧这座你每天生活的城市,

哈尔滨也有许多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一起来看看吧!

1、哈尔滨丁香采自三株百年老树

早在年前,哈尔滨人就开始栽培这种著名的观赏植物了。哈尔滨有三株丁香十分有名,全市繁殖的丁香均采自这三株老丁香。它们分别位于和平邨宾馆庭院、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和兆麟公园。

年4月12日,哈尔滨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议案,决定把丁香花作为哈尔滨的市花,并于同年1O月1日进京参加了市花展览。

2、为什么哈尔滨文庙没有开正门?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年,同全国其它文庙相比,虽然其风格、设置、布局大致相同,但却以未开正门而独树一帜。

文庙的正门,按传统习惯应建在正南方,而取代哈尔滨文庙正门的却是这一段长44.85米,高5.9米,上面镶有琉璃雕花砖的黄瓦红墙。在中国古代民间建筑中称为“影壁”,在宫殿内称为“照壁”或“照墙”,在祭祀孔子的庙宇中被尊称为“万仞宫墙”。

对于哈尔滨文庙没有开正门的原因,至今没有正式史料记载。但是民俗中却约定,无论什么地方修建文庙,都必须有当地的状元来祭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辟建正门。哈尔滨文庙修建时,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极度动荡不安的时代,由于史料残缺,当时的人误以为在科举取仕的时代,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始终没有人能够金榜题名,考取状元,因此没敢修建正门,留下了这一历史的遗憾。

3、锅包肉原来不叫这名

哈尔滨是锅包肉的起源地,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这道菜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但俄罗斯人发“爆”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演变成为“锅包肉”。

4、太阳岛得名于鱼名

图片来源

全景视觉

关于太阳岛的得名,民间曾流传两种说法:一说这是个园的岛,形似太阳,故以太阳名之,一说岛上全是细沙,阳光显得格外炽热,故名。

其实,近年来经专家考证,太阳岛的"太阳",实为满语,本是鱼名,俗称鳊花,因其同汉语的"太阳"十分音近,这一惬意的汉译名太阳岛就由此传开。

当然,也有说其实太阳岛,原先并不是今指江北岸边太阳岛辖区,而只是松花江中一片小小的沙滩,自年中东铁路修筑后,俄国人纷纷涌进哈尔滨,在黄金般的夏日里,他们如醉似狂地体验着异国的乡野情趣。久而久之,这片形似太阳,又是太阳浴的理想场所,俄语称作"Солнце·городок”太阳村之名遂流传于世。

5、哈尔滨·老哈尔滨·新哈尔滨之谜

年哈尔滨最初形成以“松花江站”(埠头区)一端和"哈尔滨站"(香坊区)一端有如蝌蚪般的城市雏形。

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同时改"松花江市"为"哈尔滨市",改"松花江站"为"哈尔滨站",改"江沿站"为"码头站",改香坊"哈尔滨站"为"老哈尔滨站"。

俄国人称南岗为"新城",我们中国人习惯称"新哈尔滨",这便是新老哈尔滨的由来。整个哈尔滨由"埠头区"、"新哈尔滨区"、"老哈尔滨区"三个区组成,亦为"东方莫斯科"的由来。

6、哈市第一批万元户诞生于哪里?

哈市第一批万元户是从买卖街这里发展起来的。买卖街因商铺多得名,年俄国人曾命名为多尔果瓦街。后来随着发展,多尔果瓦街聚集了很多做生意的人,年临街开满了门市铺,从而改名为买卖街。

这里两侧聚集了各种批发市场,曾一度成为哈市小商品批发中心。

7、清朝时期道外最繁华的地方是哪?

南勋街原称桃花巷,是哈市早期形成的餐饮服务一条街,于年左右形成,是哈尔滨早期形成的餐饮服务一条街,有客栈、旅馆、烟馆等,当时成为了道外区有名的繁华街巷。

8、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有出租车的城市

年,一个名叫卡尔·本茨的德国人,发明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这一年被称为汽车元年。年,世界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在德国斯图加特成立。年,匈牙利人李思时带着两辆汽车来到上海。

年,不足10辆的“营业小汽车”出现在哈尔滨这座洋溢着异国风情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创了我国出租汽车史之先河,使哈尔滨成为最早有出租车的城市。

9、霁虹桥到底是谁取的名字?

霁虹桥原为木桥,是哈尔滨桥梁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立交桥。方尖碑上的“霁虹桥”三字为当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所题,取《阿房宫赋》中名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霁虹”二字。

10、“哈尔滨”地名的由来

图片来源

全景视觉

哈尔滨作为地名,自本世纪初以来,有很多种解释。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几十种。目前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是哈尔滨是"扁状的岛屿"的意思。"扁状的岛屿"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tun”,音译汉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滨屯"四个字,久沿成俗,省略了"屯"字而简称"哈尔滨"。

11、在哈尔滨,“哈”字你念一声还是三声?

“哈工大、哈站,哈三中、哈啤……”这些“哈”到底念第一声还是第三声?据了解,哈尔滨本地人读三声hǎ的居多;在此生活时间越久的人,读hǎ的越多。而外地人先从文字上了解到这座城市,对“哈”字的认读第一反应就是hā,所以常读为hā。

此外据说,在哈尔滨,“哈”读成三声频率最高的词是:哈啤、哈报、哈站、哈三中。哈理工的学生会读hā理工,但对工大则可能读成hǎ工大;哈工大的学生,多会读hā工大,反之会读hǎ理工。

12、全国最先拥有文化公园的一批人

哈尔滨文化公园,曾用名“哈尔滨游乐园”,始建于年,是我国建国初期首批文化公园。同时。公园占地面积22.8公顷,是东北三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露天游乐场,在全国12大游乐园中位居第5位。

13、哈尔滨曾设特别市建制

哈尔滨第一次设特别市建制,是在年的11月1日。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在这之前,哈尔滨有过一段被沙俄霸占的历史。

年3月,公议会中的华籍议员为改用中文、汉语为会议正式文字与语言,起而力争,愤然罢会,发表宣言。同年11月1日在市自治会楼上(现市公安局址)召开了哈尔滨特别市自治会成立大会。

15、我国最早启用有轨电车的城市

哈尔滨是我国最早启用有轨电车的城市,年10月10日首辆有轨电车正式上路,当时,电车轨道仅有由马家沟发电厂(南岗文明街)至警察街(道里友谊路),由喇嘛台(省博物馆)至中东铁路局(现铁路局)两条,客运全程8公里,电车只有14台。

年,哈尔滨停止了有轨电车营运。

年,哈尔滨开始将果戈里大街改造成俄罗斯风情街,恢复开通有轨电车。车体样式古典、朴素,和果戈里大街的俄式风格保持一致,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6、为啥有一条加拿大城市名字的路?

哈尔滨有一条埃德蒙顿路。埃德蒙顿是加拿大的一座城市名称,年12月5日,哈尔滨市与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相互出资在对方那修了一条路,这就是埃德蒙顿路的由来,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也有哈尔滨路。

17、“老江桥”建设者大多数是中国人

“老江桥”全称为滨洲线松花江铁路特大桥。大桥总工程师为连铎夫斯基·阿列克谢罗夫工程师负责施工,绝大多数劳力是中国人,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用汗水和心血造就了这座桥!

18、哈尔滨素有“铁半城”之称

哈尔滨,这是一个与铁路渊源颇深的城市,这是一座火车“运”来的城市。一条铁路作为一个起点,绵延着,哈尔滨陆续出现铁路桥、铁路俱乐部、医院、铁路文化宫、铁路中学、铁路幼儿园等与铁路相关的场所。环形的铁路线连接市内各区,又分割了城市交通,然后哈尔滨便有了“铁半城”之称。

19、北方少数民族历代生活之地

哈尔滨在三千多年前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满族的先祖肃慎居住地。尽管时代几经变迁,但这里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北方少数民族习惯以打鱼、狩猎为生,长期的部族生活及北方严酷气候条件养成了性情豪放、粗旷的个性特征,加之与南方文化融会贯通较晚,直到近现代,哈尔滨仍然在饮食、服饰、居住、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深厚的北方人特有的文化特征。

20、哈工大从年便未曾改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年,当时的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之后几次易名,但从年1月1日起,哈工大改回校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并沿用至今。

21、一个字区分本地人外地人

哈尔滨除了“哈”,还有一个字的读音比较特殊,南岗区的“岗”本地居民一般读四声,而读三声的一般都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

这个字为什么会读四声呢?南岗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南岗地区是哈尔滨地区形成很早的老城区,早在年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因为地势偏高,曾称秦家岗,岗在字典当中其实是有四声这个读音的,意为隆起的土坡。

22、中国第一家啤酒厂诞生于哈尔滨

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并正式生产”哈尔滨啤酒”。

此后据统计,哈尔滨的啤酒销量,历来名列全国之冠。年的人均消费量超过20升,比居二、三位的沈阳、北京多一倍,与世界人均年消费量相等,年仍居全国之首。

23、哈尔滨的宗教文化到底有多特殊?

图片来源

全景视觉

哈尔滨汇集多种宗教文化,是全国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并存的城市。

24、第一个获意大利骑士勋章的记者是哈尔滨人

穆方顺是哈尔滨市呼兰县人,生于年。年12月5日,《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荣获意大利共和困骑士勋章,成为获得这一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

意大利骑士勋章,属国家级勋章。按规定,骑士勋章可授予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特殊贡献的意大利各界人士,也可以授予对国际、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外国人。

25、哈尔滨街名充满五湖四海的味道

旧中国哈埠居民有一半是外侨。另一半国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当年有满洲里街、齐齐哈尔街(龙江街)、奉天街(鞍山街)、海拉尔街(大成街)、海城街、北京街等等,在这些街道居住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同乡。

但其实哈埠居民以山东人、河北人最多,但是在街名方面却没有留下痕迹,大概是山东、河北人遍布全市,不好命名吧。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fc/123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