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减少村级防疫员数量。海城市原来按每个行政村有一名防疫员进行配置,但由于每个行政村的大小、畜禽饲养量多少均不相同,工作量有很大不同,仅仅按数量分配报酬、拿补贴,略有不公,对工作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海城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果断决定打破行政村的限制,在全市设置了个村级防疫员岗位,平均2-3个村配备1名防疫员。
坚持公开考试。针对队伍严重老化和岗位减少56%的现状,海城市畜牧兽医局将个村级防疫员岗位向社会公布,将岗位职责向社会公开,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录用新员工的方式进行。利用《海城市报》、海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全市共有余人报名参加考试。初试完成后,按每个镇区设定岗位职数的1.5倍,确定初选名单,再对入选的人员进行实践能力测试,最终确定人员。为确保考试录用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程监督。
坚持择优聘用。海城市畜牧兽医局对通过考试、考核的村防疫员实行聘用制,聘期3年。
明确岗位职责。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动物防疫工作完成情况;二是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完成情况;三是养殖环节的投入品管理及完成情况;四是临时交办工作完成情况。
搞好职业培训。为了提高动物防疫员的技术水平,海城市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专门编写了培训教材,共60课时,并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疫苗保管及免疫技术要求、动物疫病监测采样技术、养殖档案填写要求、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投入品监管要求、产地检疫技术相关规程、养殖信息采集方法、《动物防疫法》等。海城市所有防疫员均参加了培训和考试。
实行统一管理。海城市畜牧兽医局对全市名动物防疫员实行统一管理,包括统一聘用、统一考核、统一发放绩效工资。考核工作由该局统一组织进行,每年两次,分别于每年7月和12月进行。防疫员的考核成绩与年终收入挂钩。乡镇政府配合市畜牧兽医局完成各项考核工作。
坚持按劳分配。村级防疫员的工资待遇来源于各种补贴。海城市畜牧兽医局统一将村级防疫员的补贴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基础补贴,一部分为协检补贴。基础补贴是指按智能化系统设定的具体指标;协检指标是指协助完成的动物产地检疫畜禽数量核定的补贴指标。基础补贴和协检补贴相结合,既保证了村防疫员的基本收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真正做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坚持村级防疫员队伍职业化。公开考试聘用、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待遇水平为村级防疫员走向职业化奠定了基础。村防疫员的平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有的高达4万元。待遇方面的保障使村级防疫员成了一门真正的“职业”,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
防疫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成效人员文化素质大幅提升。在新聘用的名防疫员中,全日制中专以上学历者达到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人,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64人。年龄结构也发生了的变化,35周岁以下人,扭转了防疫员文化素质偏低和老龄化的问题。
业务素质大幅提高。新村级防疫员上岗前和上岗后,海城市畜牧兽医局多次对他们进行了专门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这些防疫员年纪轻、学历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较强。经过培训,他们很快掌握了动物免疫、动物检疫、常见动物疫病初步诊断、疫情报告程序、疫苗管理、免疫台帐填写、投入品管理、采样技能、养殖档案填写和养殖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
工作热情高。新防疫员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工作岗位,所以很重视也很珍惜这份工作。他们热爱学习,研究业务,服从管理,对养殖户热情服务,对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都能迅速落实。
防疫员收入有了新变化。通过限制岗位设置,减少村级防疫员数量,防疫员补贴实施统筹和绩效管理等措施,每名防疫员的年收入都得到了提升。据统计,现在有30%乡镇的村级防疫员补贴达到了3万元以上,有40%的乡镇达到了2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海城市还让村防疫员协助开展了诊疗服务、投入品配送等方面的工作,为防疫员创造了新的增收渠道。
工作业绩突出。新村级防疫员上岗后开创了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有力支持了养殖业的发展。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基本达到了%,为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奠定了基础;协检员工作也开展起来,产地检疫率得到大幅提升,达到90%以上;动物免疫档案填写更加规范,疫苗管理更加到位,发放及时准确,疫苗台帐填写准确无误;全市生猪养殖保险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参保总数已近50万头,尤其是较大的养殖场(户)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
中国兽医发布由农业部兽医局主管,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办,《中国动物检疫》编辑部承办。欢迎您积极投稿、建言献策。投稿请联系中国动物检疫官方。作者赵殿国已将本文在中国动物检疫,(5):39发表。本文为原创信息,转载请标明出处:中国兽医发布。
中国兽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