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的产业园的现状导致已经无法融资,即使海城市政府现在解决了林业用地问题,但卓达集团也很难再继续投入资金启动项目,“除非海城市政府替我们搭建融资平台”。
中房报记者李栋辽宁海城报道辽宁省海城市兴业街与国道交叉口向东约米,一个占地7.9万平方米的工业园静静伫立,没有生产车间开工的声音,也没有工人出入,偌大的园区空无一人。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从年11月建成后至今,卓达集团建设的这个卓达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始终没有投入生产,在暮色逐渐降临时,周围已经杂草丛生的青色建筑显露出几分荒凉阴诡。
这只是原本总规划建筑面积39.73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中一小部分,围绕未建设部分,卓达集团和海城市政府之间的纠纷已经从年11月持续至今,未完。
卓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袁宏宇坚称海城市政府没有履行承诺,应该返还土地实际成交价的超出部分万元。海城市政府有不同的说法,宣传部一位姓杨的科长指出,按照合同约定,对卓达集团的所有优惠政策应该是在卓达集团投产一年、纳税额达到7.5亿元后才能落实,卓达集团也没有缴纳足够的土地出让金。
年,海城卓达生态产业新城项目战略投资协议在辽宁海城签署
在经济整体疲软的东北地区,全国百强县海城市也遭遇考验,对招商引资寄予厚望,期待通过引进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政策落地以及企业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出现双输的局面。
土地出让蹊跷海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盛产菱镁石。号称以“三产联动”为经营模式的卓达集团,计划以当地轻烧镁粉以及镁制品制造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辅以其他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
年4月3日,卓达集团与海城市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署项目投资合同书。依照卓达集团规划,将先期启动建设卓达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展示、仓储、物流、安装、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经营的新型产业园区,致力于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快速拼装整体房屋,推动海城市乃至整个辽宁的住宅产业化发展。
项目占地.02亩,折合.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平方米,总投资额11.92亿元。公开可查到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显示,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2.29年,年营业收入可达到75亿元,利润总额可达12.09亿元,总投资收益率98.25%。
袁宏宇表示,按照合同约定,海城市提供亩(约39万平方米)土地用作工业建设用途,卓达集团以协议价每亩土地6万元(约90元/平方米)的综合价格取得土地,在摘牌时则按照正式挂牌出让价格元/平方米(不含税)支付土地出让金,超出部分7日内将返还给卓达集团。
卓达集团在年4月先期缴纳约万元用于亩土地组报卷、农民补偿等,后于11月7日摘牌第一批土地时补齐剩余土地出让金约万元。即是说,在1.1亿元的总出让金中,卓达集团按照挂牌价缴纳了第一批土地的出让金万元,超出协议价万元。
这样的土地出让方式颇有蹊跷。袁宏宇表示,由于土地面积较大,卓达集团曾与海城市政府达成口头协议,土地分三次出让,11月7日的第一批土地面积为亩(约7.9万平方米)。
在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卓达集团与海城市政府达成边办手续、边做设计、边施工的默契,但后续土地出让却意外出现问题。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在39万平方米的土地中,包含了4.8万平方米的林业用地,辽宁省林业厅至今仍未批复该林业用地的使用。
“我们事先不知道其中包含了林业用地,土地无法出让,手续不全,前期投入已经达到2亿元,没有土地,项目不开工,也就无法开展抵押融资,不得已之下,我们没有投入生产。”袁宏宇表示。
卓达集团认为,海城市政府既然无法顺利出让土地,应该返还协议价超出实际挂牌价的部分资金万元。
海城市政府表达了不同意见,上述杨科长表示,卓达集团实际缴纳的资金为万元,尚有万元的土地出让资金未支付,“按照合同约定,返还协议价超出挂牌价这样的优惠政策应该是在项目投产一年后纳税额达到7.5亿元后落实。”
卓达集团承认合同确实如此规定,但坚持认为海城市政府没有顺利出让土地,在集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卓达集团需要靠土地进行融资,此种情况,卓达集团不愿再继续缴纳土地出让金。项目难以为继,年11月主体完工后,卓达集团没有投入生产,并将所有员工撤离。
“合同的确是规定出让亩土地,但海城市政府方面说一次性出让有苦难,于是我们口头约定土地分批出让,结果我们拿不到土地,现在资金已经很紧张,我们能怎么办?”
双方之困在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中,排头兵海城市正头顶压力前行。
海城市年工作报告透露,年,海城市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但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也在影响着这个全国百强县,全年财政收入预计实现46.47亿元,下降8.2%,两税收入预计实现26.2亿元,比上年下降12.7%。
“最近三年海城市经济下滑,发展确实很困难。”杨科长坦言。
查看历年海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招商引资工作都居于重要地位。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第一要务。依托本地资源,一批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入驻海城市。但以工业园区作为经济支撑导致的后果是产业基地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此次卓达集团与海城市政府之间的纠纷,突出显现了海城市政府的空间发展面临难题。
杨科长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海城市政府正在与辽宁省林业厅协商,土地出让中涉及的林业用地问题即将解决,但卓达集团必须缴纳剩余的万元土地出让金。在对卓达集团的资金实力和纳税能力表示表示质疑后,杨科长表示,海城市政府商议的初步解决方案是,卓达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建成投产后,三年累计纳税额应不低于1亿元。
杨科长同时表示,海城市政府在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