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多个银行账户,本来不论金额大小,它们的风险级别都是一样的。但从下个月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人民银行日前规定:自12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如果已经有Ⅰ类户的,再开户时只能是Ⅱ、Ⅲ类账户。
在同一家银行
每人将只能拥有1个Ⅰ类户
什么是I类、Ⅱ类、Ⅲ类账户?
简单的说,Ⅰ类账户是全功能账户,常见的借记卡、存折均属于Ⅰ类账户;Ⅱ、Ⅲ类账户则是虚拟的电子账户,是在已有Ⅰ类账户基础上增设的两类功能逐级递减,资金风险也逐级递减的账户。主要区别如下表:
Ⅰ类账户是“老婆的账户”,具有全功能,想怎么转就怎么转!
Ⅱ类账户是“老公的账户”,只能转给“老婆的账户”,虽然不能对外转账,但是理财和替老婆清空购物车还是可以的!
Ⅲ类账户是“孩子的账户”,只能用于小小小额的消费,余额不超过1千元。
为什么要进行账户分类?
我国一人数折、一折一户现象十分普遍,有些银行也以发卡数量作为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同时,个人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公用事业费用,往往开立多个银行账户,导致个人有大量闲置不用的账户。
截至年6月末,我国个人银行结算账户77.86亿户,人均5.69户。个人开户数量过多,既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的管理不善、对账户重视不够,也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埋下了隐患,还造成银行管理资源浪费,长期不动的账户更成为了银行内部风险点。
如何使用Ⅰ、Ⅱ、Ⅲ类账户?
?将Ⅰ类账户作为“金库”
Ⅰ类账户功能齐全,资金流入流出无限额。可以作为工资账户或个人财富主账户,主要用于大额消费、大额资金流转、储蓄存款及投资理财。Ⅰ类账户不必随身携带,也减小了卡片遗失带来的风险。
?将Ⅱ类账户作为“钱包”
Ⅱ类账户投资理财功能齐全,可以灵活地由Ⅰ类账户向其转入资金,无累计转入限额,既满足日常使用,又避免大额资金损失。
?将Ⅲ类账户作为“零钱包”
Ⅲ类账户主要用于小额高频交易,账户余额不得超过元人民币,适合用于绑定支付账户,及日常小额高频交易(如
同时,双标卡被叫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国内支付清算市场即将开放,未来VISA、万事达等国际清算组织可以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卡,双标卡更没有必要存在了。因此,双标卡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银联来说,“双标”换“单标”后,除了外币单标卡在中国境内几乎无竞争力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此不用再纠结于双币卡的未来隐患问题了。
双标卡“寿终正寝”,持有者该怎么办?
?可以继续使用,直到卡片到期,之后恐沿用无望,双标卡的卡号也将不能保留。
?如已到期,或想换芯片卡的,可以到银行更换为两张“单标卡”。
?按各银行的现有例子,更换给持卡人的是一张“62”开头的银联标准信用卡+一张境外卡组织的外币卡。
换了单标卡会怎么样?
好处一:无论银联、外卡单标卡分开刷,还是把易遭盗刷、复制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客户的安全保障都提高了。好处二:外卡组织单标卡的受理范围是全球通用的,出境消费更简单。
坏处一:换回的两张信用卡需分开还款。
坏处二:出国旅游或境外支付时,需要携带两张卡。
坏处三:一些芯片卡的反应速度比“双标卡”的磁条卡要慢。
注意!“寿终正寝”的是双标卡,不是双币卡!
双币双标卡
双标卡——基本都是双币卡/多币卡。
双币卡/多币卡——可以是双标卡,也可以是单标卡。
双币卡是银行发行的一种有两个币种(人民币和外币)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双币卡在国内通常走银联结算网络,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支付,在境外可以选择经银联通道或者其他银行卡组织的结算网络支付。
近年来银联国际业务高速发展,目前已有超过个国家和地区可以使用银联卡,全球受理商户数超过万户,ATM超过万台。并且,用银联通道在境外刷卡是免收货币转换费的。国人在境外消费取款,已经越来越不需依靠境外卡组织了。
所以,
既然已不再那么需要彼此
分道扬镳也就不可避免
勉强是不会幸福的!
让我们挥挥手:双标卡再见!
编辑:尚师萌来源:央广新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