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角结膜干燥症
导读:干眼症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中医称为“白涩症”或“干涩昏花症”。其发病原因很多,症状很复杂,所以难治愈,复发性较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比较棘手。本次微课,黄教授分享干眼症的针灸治疗,疗效可靠。
一、定义:
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二、常见临床表现:
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裂而有丝状物粘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
三、病因:
1、高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生理原因,引起泪液质量下降。
2、服用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对泪膜产生有影响,如服用扑尔敏对泪膜产生有害作用,服用心得安和目前某些避孕药能减少泪液产生。
3、环境,如所处房间干燥等,引起泪液的蒸发增加。
4、长时间从事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读书及其他精细作业,瞬目次数减少。
5、由于隐形眼镜,过敏性结膜炎,大气污染,紫外线等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泪液减少,质量下降。
四、讨论问题:
1、眼睛周围的穴位是否可针?
2、针入多深?
3、安全性如何?
4、危险性多高?
5、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五、与病人的沟通与交流:
1、知情同意
2、消除顾虑
3、增强患者的信任和信心
六、腧穴选择:
1、眼周穴位:攒竹(重光、始光、光明)、睛明、丝竹空、瞳子髎、承泣、鱼腰、百会
透刺法、眼八针
2、远端穴位:光明、太冲、合谷、足三里、眼针、彭静山
七、治病求本: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
2、精神问题;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黄涛:干眼症的中医治疗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纽约TCM论坛,作者/黄涛。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大头18
”点击阅读,下载明医app,收听更多微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