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分,果实飘香,成熟的南果梨压弯枝头。20日,来自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和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名大学生走进千山区大屯镇、唐家房镇和海城市马风镇的南果梨园,帮助当地梨农卸梨,在缓解梨农劳动力不足的同时,还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在与群众互动中上了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课。
△教如何摘梨。
“卸梨时有窍门儿,不用往下拽,而是往上轻轻一擎,成熟的梨就下来了。”千山区大屯镇石牌路村一处梨园里,梨农刘长奎正在向来自鞍山师范学院的学生们传授卸梨技巧。看着刘长奎轻巧地卸下梨,学生们神情兴奋,跃跃欲试。“孩子们注意安全啊,千万别摔着碰着了!累了就歇会儿!”看着自动三两分组动手卸梨的学生们,刘长奎高喊道。“说句心里话,他们过来我挺高兴的,现在人工费高还雇不到人,这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刘长奎说。
△实践时的兴奋。
对于梨农来说,大学生们是来帮忙的;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这是一堂走进群众的实践课。今年20岁正读大三的郭忠海是大连人,来鞍山读大学之前就吃过南果梨,但今天却是他第一次见到南果梨树。“以前就感觉梨挺好吃,这次来梨园干活,亲自体验到了采摘、分拣的辛苦,也深刻体会到了梨农的不易,我会推荐老家的亲戚朋友都品尝南果梨。”郭忠海笑道。来自不同省市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不仅要帮助果农解决眼前抢收问题,还要通过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