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精准扶贫鞍山排出时间表绘出路线图
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扶贫攻坚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后,结合鞍山扶贫开发实际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到各相关部门。《意见》指出:到00年,我市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完成4.96万贫困人口脱贫;改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条件;实现贫困村道路与国道、省道连接,村与村、组与组道路相通;新建农村饮用水工程6处,解决名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完成农村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岫岩摘掉省重点贫困县“帽子”,全市81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销号。《意见》明确提出,我市将坚持中央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基本方略,通过建立贫困户六个脱贫保障机制和加强对贫困村的“五个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危房改造、产业开发、金融信贷、易地搬迁、教育医疗等难题。
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中,我市将先摸清4.96万贫困人口的详细情况,然后将特殊人口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优先解决重残、重病、单亲及生活极度困难扶贫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逐年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兜底保障。
医疗保障和医疗困难救助机制过程中,我市将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医院门诊诊疗的,经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承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60%予以救助;医院住院治疗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承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70%予以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限额增加到1万元;患16种重特大疾病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承担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70%予以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限额增加到万元。
教育保障机制中,我市将通过市、县(市)区、学校三级教育扶困救助体系。对学前三年在园农村家庭困难儿童每人每年补助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家庭困难的住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对农村家庭贫困的普通高中学生提供每人每年元国家助学金补助;对中职教育的农村学生免除学费,对一、二年级农村学生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元。同时,对农村贫困家庭中参加高考并考入正常收费全日制高等院校(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二、三本院校,含大专)的大学新生,低保户家庭考生一次性补助4元;低保边缘户家庭考生一次性补助元;孤儿一次性补助7元;对考入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提供每人每年最高8元的免息贷款。相关部门也将动员社会力量,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结对帮扶。
就业保障机制中,我市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总体思路,把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纳入就业扶贫范围。年底前,全市农村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实现就业。
住房保障机制中,我市继续加大倾斜力度,按照C级危房改造每户元、D级危房改造每户1万元的标准给与补助,重点解决居住在危房中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边缘户和其他贫困户。到00年,0户农村“有证”危房将彻底改造,户居住分散、偏远、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将实行扶贫搬迁。
联乡包村帮扶机制中,我市将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联乡包村”结对子帮扶工作。通过市级领导包乡、县级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方式,着力做好调查研究、扶贫解困、完善设施、改善生活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形成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和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帮扶工作体系,推动精准扶贫走向深入。
我市还将通过加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建设,加强开发性扶贫项目建设,加强以道路、饮水、电力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扶贫基金建设五个方面,对贫困村进行全方位的扶贫攻坚。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及时可观的反应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地
我市艾滋病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今日是第8个“世界艾滋病日”。昨日,市健康教育所、市疾控中心、市禁毒办、市红十字医院的性病门诊、皮肤科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大型义诊活动。监测数据显示,我市艾滋病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上升速度较快。
我市艾滋病疫情快速传播 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市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至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上升速度较快。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以铁东、铁西、立山三个城区及海城市为主,占全市的91.4%,台安、岫岩和千山区报告病例相对较少。感染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9.6:1。经性传播占91.8%,其中男性同性传播比例较高。
我市疫情快速增长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扩大检测干预覆盖面,使大量潜在感染者集中发现;另一方面是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特别是男男同性恋人群日益活跃,导致艾滋病疫情快速传播。我市艾滋病宣传教育受众人群年均达00余万人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由年的70%上升到01年的8%,艾滋病的歧视率也从76.%下降至7.9%。
抗体筛查年均0万人次 我市全面开展监测检测,及时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自年先后建立1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36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设立10个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4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全面开展医疗机构术前检测、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受血(制品)前检测、献血员检测、自愿咨询检测、特殊人群检测,筛查艾滋病病毒抗体年均0万人次,及时有效地发现了艾滋病感染者。
我市开展高危人群干预,降低危险行为,深入娱乐休闲场所、男男性接触人群聚集地、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交界处等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对男男性接触人群、吸毒人群、流动人口等人群年均干预3.万人次,发放安全套0万只,发放宣传单(册)3万余份。通过干预,使目标人群无保护的危险性行为明显减少。
全面实施“四免一关怀” 我市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疾控部门对每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定期随访,每年至少进行次随访和1次CD4细胞(免疫水平指标)检测,开展健康教育、配偶检测、心理疏导和发放安全套等一系列关怀干预工作。对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医院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机会性感染的治疗,积极协调民政部门,为所有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民间组织成防艾新生力量 我市民间组织也已经成为了防艾的新生力量。我市积极协调预防医学会、阳光公益行动协会及男男性接触者工作组等19个非政府组织参与艾滋病宣传、干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等多项防治工作,支持非政府组织独立申请了国家和省的13个小额项目。01年,支持3个男男性接触者组织和1个艾滋病感染者组织成功申请了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获44.1万元防艾基金。现民间组织已成为艾防队伍中的新生力量。
有较好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
目前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我市全部存在,我市虽然不是艾滋病高发区,但疫情上升趋势明显,存在发生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市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应对突发事件鞍山“准备”好了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要及时拨打、、10等公开热线平台反映突发事件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做出迅速行动。近日,《鞍山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炉,我市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有了最新的规范。
新修订预案“以人为本” 01年11月,市政府发布了《鞍山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新修订的总体预案已经01年11月日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总体预案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基层先期应急处置。总体预案规定,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要遵循六项原则,即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依法规范,公开透明。总体预案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信息报告要“即发即报” 总体预案要求,发生重要紧急敏感事件、可能引发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社会舆论广泛 总体预案强调,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要及时拨打、、10等公开热线平台反映突发事件信息;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要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有关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要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总体预案强调,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按照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总体预案将应急保障分为13类。这13类分别为救援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环境气象水文监测保障、通信保障、应急测绘保障、财力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公共设施、科技支撑、法制保障。
便民资讯
明年1月可查国考笔试成绩
上周末,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举行。鞍山不设考区,我市至少有余人赴沈阳、大连参加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考生可于年1月10日左右在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据了解,今年全国共有.4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考录比年最低。辽宁只有沈阳、大连两个城市设有考区,共有考生人。此次国考涉鞍的职位共有70个。报名时间截止时,涉鞍职位共有人通过审核,而因为报名结束后还有继续审核,所以此次参加国考人数要多于人。报名截止时,涉鞍岗位平均竞争比例约为39:1,最热岗位竞争比例为0:1。
图说鞍山
雪后看景
暴雪过后,鞍山银装素裹分外美丽。在东山乐园的摩天轮上鸟瞰雪后的二一九公园,大气磅礴景致独特。
图文选自《鞍山日报》、《千山晚报》
编辑:孙梦蓝()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