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纪念中国话剧110年因为他们,上海成了中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周年。

年6月,留日学生李叔同等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本乡座,举行“丁未演艺大会”,公演由曾孝谷根据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中译本(林琴南、魏易译)改编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为第一部由中国人完成的话剧。

同年秋天,王钟声在上海率领“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是为中国话剧在中国的第一次演出。

年因此被视为中国话剧的诞生年。

春柳社演出话剧剧照

可以说,上海是中国话剧的发源地,见证了中国话剧从最初的生涩逐渐走向成熟,见证了从文明戏、新剧到话剧的开枝散叶、根深叶茂,见证了中国话剧人从都市小舞台走向民众、汇入时代洪流。

尽管中国话剧的诞生时间普遍被认为在年,但事实上,上海在这之前已经有了被时人叫做文明戏的早期话剧的演出。

据记载,在年,由英国人组成的业余剧团在租界一所仓库中作了上海有史以来首次话剧演出;

年兰心戏院在圆明园路落成,专供旅居上海的外国人组成的外侨剧社演出;在一些教会学校,也经常有外国老师指导学生在校内演课本短剧,学生们“所演皆欧西故事,所操皆英法语言”;

兰心大戏院旧照

年末,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生自编自导了穿时装的《官场丑史》,全靠台词演出。此后民立中学学生组织开明演剧会,将这种戏剧从学校演到了社会,被视为“实开各剧社之先声”。

年,王钟声与马相伯等合作成立的中国第一所话剧学校———通鉴学校招生,11月该校组春阳社借兰心戏院演出《黑奴吁天录》

自此,话剧便在上海落地生根,进而走向全国,遍地开花。

王钟声

创办春阳社的辛亥烈士

王钟声,原名槐清,字熙普,年出生于浙江上虞一户富足的官宦家庭。少年时代赴上海教会学堂学习德语、法语。年,前往德国得来伯西大学留学,攻读法政。年,学成归国。

此时的中国,国家积弱,政府腐败,反清呼声日益高涨,王钟声秘密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意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他不顾家族的反对阻拦,只身奔赴上海,在马相伯等名士的赞助下,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话剧学校———通鉴学校,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专演新剧的团体———春阳社,并为自己改名王钟声,取自“钟声木铎”一词,即为革命呐喊之意。

马相伯,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在春阳社之前,上海的文明戏演出大多采用戏曲的幕表制演出,大团圆的故事以及程式化表演屡见不鲜,除了不用锣鼓、不用唱腔之外,与海派京剧几无差别。

在通鉴学校招生广告里,王钟声明言“提倡新戏剧”,即倡导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形式、“采用西法”的新型剧种,这种剧种后来被称之为“新剧”,所谓“设剧场,收廉值,以灌输文明思想”。学校除开设一般的文学课外,还开设体操、舞蹈等科目。半年后,王钟声成立春阳社,排演《黑奴吁天录》。

春阳社在上海兰心戏院公演《黑奴吁天录》合影

春阳社演《黑奴吁天录》是第一次用分幕的方法编剧,让观众知道了新剧是分幕的,中间还有休息;第一次采用舞台灯光和布景技术。更重要的是,原著中白人解放黑奴的结尾,被改为了黑奴汤姆团结大家杀死奴隶贩子、实现自我解放。

因此,《黑奴吁天录》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引进了一个新的剧种,使用了新的语言、腔调和表演方式,更在于其与生俱来的思想性和时代感,不断激发“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沪上报社将王钟声誉为“缔造新剧之伟人”,后来欧阳予倩称这次演出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

春阳社在上海一炮打响后,王钟声又奔走苏杭、北上京津,一路演出,以戏剧宣传革命,在清廷的眼皮底下上演《秋瑾》《徐锡麟》,屡禁屡演,终被京师警察厅解递出京,押回原籍。

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就全凭临场发挥了。显然,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潜回上海的王钟声立即投入了上海的武装革命。

12月2日晚,王钟声正在河东奥租界于家大院移风乐会会长刘子良家被逮捕。3日,王钟声被天津镇总兵张怀芝杀害于西门外韩柳墅疙瘩洼刑场。他临刑前威风凛凛,神色自若,高呼“驱除鞑虏,光复大汉!”身中13枪,壮烈牺牲。九天后的12月12日,清廷发布退位诏书,清朝覆亡,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宣告终结。

王钟声牺牲后,北京、天津和上海的许多新剧团体,都把他的照片挂在了后台,以表纪念。

洪深

愿做中国的易卜生

作为中国接受过西方系统戏剧训练的第一人,洪深回国后开创了数个第一:确立了“话剧”这个名字,最先建立起了话剧的专业导演职能和正规排演制度。

洪深,年12月31日出生于江苏武进一个名门望族。年考入清华大学实科(工科),活跃在演讲台、文学社和运动场,与闻一多、陈达等组织全校性的学生团体“同学研究会”,学校的新剧演出,编导几乎都是他一人担当。

年,洪深写出了他反映平民生活的第一个剧本《卖梨人》;年,为了给附近村民办职业学校筹款,他创作编排了《贫民惨剧》,该剧演出后深受好评。清华园里的戏剧实践,使洪深认识到戏剧是感化民众有力的工具。

年秋天,洪深远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烧磁工程,同时选修文学、戏剧等文科课程。

年4月,洪深决定以戏剧立命。同年,他以《为之有室》和《回去》两剧考取哈佛大学,是美国戏剧家贝克教授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专攻戏剧的留学生。在哈佛,洪深系统地学习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演出的全部过程;他还专门到波士顿“表演学校”“戏院学校”学习表演艺术、戏剧及戏院经营和管理。

他用英文写三幕剧《虹》,抗议巴黎和会上我国被迫割让青岛和胶济铁路。年,与清华校友张彭春合编三幕11场英文剧《木兰从军》,自导自演在纽约公演,反响热烈,其票款全部捐助华北水灾难民

张彭春,

中国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导演。

年,怀抱“做中国的易卜生”的志向,洪深回到上海。年经欧阳予倩介绍,洪深加盟戏剧协社出任排演主任。

洪深的到来,给中国话剧以脱离了传统戏曲的独立意义。首先他提出“凡一切有价值的戏剧,都是富于时代性的。换言之,戏剧必是一个时代的结晶,为一个时代的情形和环境所造成,是专对了这个时代而说话,也就是这个时代隐隐的一个小影。”其次,受过美国编、导、演和舞台美术正规教育的洪深革除了新剧脱胎于戏曲的一些弊端,强调演戏须有完整的文学剧本,须有严格的排演制度而不是随演员临场发挥,须男演男女演女,须有一系列台前幕后规章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

上海戏剧协社旧照

在戏剧协社期间,洪深将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漫特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为话剧《少奶奶的扇子》。他认为,“社会恶状,与时而异,与地而异;生性之弱点,则古今万国,多有相同,故剧中所言,大似我国之情形”。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首次建立起了话剧的专业导演职能和正规排演制度;运用立体布景,灯光能按时间气氛而变换,还有道具的安排、舞台监督的设置,在国内均属首创。在洪深的严密调度下,《少奶奶的扇子》展示了很高的演剧水平,被公认为“确定了中国现代戏剧的艺术形态”。

年,经洪深提议,田汉、欧阳予倩附议,把新的戏剧形式正式定名为“话剧”,意思是这种戏剧主要是以言说和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也鲜明地亮出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崭新旗帜。从此,“话剧”这个名称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年部分南国社成员合影。左三为田汉。

此后,洪深一边在复旦大学教授英文,创建复旦剧社,一边加入田汉领导的戏剧团体“南国社”,又于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至年,他相继写出了反映江南农村农民生活与斗争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白癫风区别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yy/207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