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迎“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办公室20日宣布,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
其中有8条涉及金融机构准入开放,其中更是有4条与保险机构相关;另外3条涉及债券市场开放。这也充分体现了对外开放“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从去年4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到今年5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宣布推出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再至前日金融委办公室提出“新11条”,可以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丝毫没有停歇,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决心从未改变。
具体看,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分别为: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允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支持外资全资设立或参股货币经纪公司;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的过渡期,由原定年提前到年;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将原定于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年;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关于提前至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称,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快完善配套安排,扎实做好开放措施的落实落地,提升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开放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2.美联储官员利率政策观点不一业内担忧持续宽松令通胀走高
美联储官员上周密集发声,该机构内部并未就降息达成一致,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此前降息50基点的预期,美股当周没有继续上攻。对于多个国家选择通过降息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举措,业内认为,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将“吃光”全球低通胀红利。
多位美联储官员上周就经济前景和利率政策选择发表观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纪念布雷顿森林体系75周年的活动致辞中重申了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他注意到二季度经济增长已有所放缓,并表示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局势担忧仍在影响美国经济增长,该机构正密切到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为什么会复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