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晓斯
河南武陟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北京小小说沙龙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员,焦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小说选刊》《嘉应文学》《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山西文学》《海燕》《北方文学》《天池小小说》《读者》《意林》等报刊,多篇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和中高考文本阅读试卷。曾获《小说选刊》全国 小小说奖,被评为全国小小说十大新锐作家,金麻雀网刊年度新媒体小小说 作家。
安晓斯小小说三题
1
距离一米看孙子
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话,张叔和张婶就没睡好过。
儿媳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在我们农家可是大事。
说啥也得去看看我们那大胖孙子。张叔和张婶没事就唠叨这话题。
儿子张晖算是真争气。大学毕业后,顺利在那个城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听说那个城市很大,距离张叔和张婶有五百多公里。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儿子就报喜来了。说在那个城市找了个对象,叫楚雪,家里就她一个女儿,条件很不错。
张叔就说,那我和你妈去看看,替你把把关。张晖就说,爸妈你们别来了,这么远的路,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张叔和张婶就一直等啊等,到底没等来。
终于等来消息了。是儿子准备结婚的消息。这可是大事,张叔和张婶就告诉儿子准备去一趟。儿子说,爸妈你们别来了,回头我带她回老家一趟好了。还有,把咱家的旧房子拆了再盖一次,人家是城里的姑娘,回去也得有个干干净净的地方不是?
张叔一咬牙,卖了猪粜了粮食,就拆了旧房盖了新房,还更换了所有的家具。儿子电话来了,说结婚就不回去了,楚雪家把啥东西都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也都买好了,不用咱家花钱。张叔不听,那咋行,咱必须得拿点儿钱。两天后,儿子打来电话,楚雪家把在地下停车场买车位的事让给咱了,爸妈你们就寄五万元钱好了。后来,张叔和张婶才知道,他们花五万元购买的车位,实际上就是用白漆画的一个长方形框。
张婶就开导张叔,孩子在大城市里结婚,咱不去也行。咱农村人知道啥,弄不好还给咱孩子丢人呢。张叔听了点点头,这老婆子说得有道理。
儿子终于打来电话,说结婚日子定下了。楚雪家里人说了,路太远,爸妈你们就别过来了。结过婚,我抽时间带楚雪回去一趟。
张叔和张婶就在家里等。每天,老两口除了干农活儿,回到家就开始收拾房间,扫啊摸啊,虽然累点儿,可是真的很高兴。
儿子终于又打来电话了。火车票儿子都给买好了。张叔和张婶就按儿子说的,怎么到车站去取票,怎么坐车,怎么出站,在哪等,都一一记下了。坐在火车上,张叔和张婶兴奋得没法说。张婶就提醒张叔,别忘了那俩红包。
下了车,儿子就在出站口等了。到了一家宾馆。张叔说,咱不住这里,我和你妈就在你那住一夜,看看孩子就走了。儿子的双眼就湿湿的。
饭后,张叔和张婶就和儿子一起去看孙子。
进了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衣着讲究、戴着金边眼镜的女人。亲家,都来了。很亲热的声音。楚雪,快来,你爸妈来了。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张叔和张婶就知道一定是亲家母了。换了拖鞋,儿子就拉着张叔和张婶在一个紫光灯下照了一会儿。
有了孩子,我们从外面回来都要照一会儿,杀菌效果很好的。还是那个女人亲热的声音。坐下来喝茶的时候,张叔就拿出那两个红包来。张婶就说,楚雪啊,这是给你的,元,在咱农村老家叫万里挑一。这是给孩子的,元,咱老家叫宝贝蛋蛋。别嫌少,是爸妈的一点儿心意。
闲聊了一会儿,张叔和张婶就提出想看看孩子。亲家母就说,好不容易哄睡了,脚步轻点儿,咱去看看。轻轻地推开卧室的门,张叔和张婶就看见一个罩着粉红色蚊帐的婴儿车。距离一米远时,张婶想上前抱抱孙子,亲家母就拉住张婶说,咱今天就不抱了呵,就看看,哄孩子睡着不容易。
张叔和张婶就隔着那个粉红色的小蚊帐,在朦朦胧胧中看见了孙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
第二天一大早,哭了一夜的张叔和张婶就来到了火车站。离开宾馆时,张叔没有告诉儿子。他把儿子交的押金留在了服务台,自己结算了房费。
张叔对张婶说,看出来咱儿子有多难了吧?张婶流着泪点点头。哎,老头子,我眼神儿不好,你到底看清楚咱孙子没有?张叔还没说话,大把大把的泪就涌了出来。
2
亲爱的土地
麻根叔躺在床上睡不着,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烦了。整夜整夜不睡,哗哗啦啦地不知道在写啥,费多少电。就嚷。麻根叔只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又是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不说话了。自从与儿子们分了地种,麻根叔的体力活儿是轻松多了,可心事却重了不少。
三年前,两个儿子都劝麻根叔把自家的四亩责任田,流转给沁水湾的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麻根叔说,为啥?为啥?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自己会种。你们不愿种你们就流转吧。两个儿子无奈,就和麻根叔分了地。
麻根叔早知道两个儿子不愿种地。大儿子经营着几辆大货车,生意做得还不错。二儿子开着个超市,种地的事从来都没问过。这些年,家里这几亩地都是麻根叔在种,只是农忙季节,两个儿子才过来搭把手。
可分了地,麻根叔就没了活儿干。这让麻根叔很生气。因为该浇地了,麻根叔就去地里。一看,浇过了。找到流转儿子土地的老金。老金笑笑,晚上浇地,看不清,水都流到您老的地了,我还上了复合肥哩。算了,就不收老叔您的水钱化肥钱了。把麻根叔也说笑了。收我钱,你还得赔我钱呢,谁叫你浇我的地了?谁叫你给我的地里施化肥了?
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该是个丰收年景。麻根叔早早地就让麻根婶准备好袋子,省得收新麦子时慌张。过了几天,麻根叔和麻根婶到了自家地块,傻眼了。**的小麦没了,只看到了麦茬和麦秸。心里就想,老金你敢把我的麦子也收了,算你小子有种。这次不会和你罢休。老两口回到家,发现门前放着一堆新麻袋。摸摸,全是小麦。算算,自家的一亩地也不应该收这么多啊。找到老金。老金正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喝茶。麻根叔说明来意,老金说算了,合作社收的麦子多,不在乎您老的那点儿小麦。倒是弄得麻根叔不好意思了。
秋季种玉米,麻根叔更上心了,三天两头地去自家的地里查看出芽状况。却又是“被”夜里浇了水,施了肥。老金说,麻根叔您看啊,我浇水时水乱流,挡不住啊。化肥您老也别上了,我浇水时都按科学施肥方法上够了。您老这一亩地,我让科研人员检测了,土壤里缺的元素都补上了,今年的收成会更好。您就放心吧,少不了您老的粮食。
抽完了一袋旱烟,麻根叔笑笑说,老金你小子不要给我耍心眼儿,我这一亩地说啥也不会流转给你。老金喝了口茶,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您老尝尝这中华烟,看看比您的旱烟强不强?说不吸不吸,麻根叔还是接了烟。心想老金这小子真是发了啊,办个合作社就整天喝茶吸中华,还开着小轿车。
老金给麻根叔续了茶水,又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商量个事呗,麻根叔。您老过去当过村里的会计,就来我这里干呗。我这里正缺个会精打细算的能人呵。说得麻根叔心里痒痒的。停了一会儿,麻根叔就笑笑说,那你小子就顺道把我的地弄走了不成?没了地我以后种啥……
折腾来折腾去,麻根叔就是睡不着。后半夜,麻根叔就悄悄穿衣起床,轻手轻脚地锁好门,向村外走去。他是要去自家的那块地里再看看。天明就要和老金正式签订流转土地合同了,他想再去看看自己种了多年的那块地。
黑漆漆的田野,到处弥漫着庄稼的清香。
麻根叔坐在田头,一袋袋地抽着旱烟。深秋的玉米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好像是在和麻根叔滔滔不绝地说着话。麻根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从里面抽出一沓稿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张张地烧起来。麻根叔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不是我不愿侍候啊,实在是我种不成了啊。我的心思都写在上面了,都是心里的大实话啊……
天快亮时,麻根叔才回到了家。就见麻根婶戴着老花镜在看一沓稿纸,边看边笑。老太婆,你偷看我写的东西了。那是草稿,写得有点儿乱。
麻根婶笑着说,想不到你老了还会写“情书”啊。你看看——亲爱的土地,我想你……
3
结巴其实不是病
天不明,邓总经理就起床了。多年的习惯了,每天他都要到城东的小树林里去散步。这小树林子空气好,因为距中心城区稍远点儿,人也少。人少了,就清净。不像城中心的银湖公园,去的人太多,见了面都得说话,至少也得点点头。话说多了,点头多了,晨练的兴趣就大减。
说起这小树林子,邓总经理是最钟情的。一来可以锻练身体,二来可以尽情地说话。和谁说?当然是和小树林子说。为啥?因为只有在这里,邓总经理才不会结巴。说话不结巴,才能畅快淋漓地说,说话才会尽兴。
刚大学毕业时,邓总经理还不是邓总经理,在一位老亲戚的关照下进了总公司。临上班的头一天晚上,邓总经理到老亲戚家请教。老亲戚说,记住六个字就行了:少说话,多干事。
从此,邓总经理就横下一条心,少说话,多干事。三年时间就干到了公司中层领导的位置。这期间,有两个把不住嘴巴的,就被调离了总公司。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事也有阴晴圆缺。长期不太说话,邓总经理不知不觉就落下了毛病,说话总是断断续续,后来就结巴了。不过,邓总经理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写写材料,然后跑跑腿办办公事,也用不着上台讲话,结巴不结巴似乎不太影响什么。就这样,邓总经理一干就是十多年,年年都是总公司 员工,年年都受到公司领导表扬。公认的评语是:默默无闻,少言寡语。履职尽责,不事张扬。直到那一年冬天总公司人事调整,邓总经理就离开总公司,下基层成了邓总经理。
当了总经理,自然是需要不断讲话的。深知自己有结巴毛病的邓总经理十分苦恼。思索再三,邓总经理出台了新规。先是在公司院内醒目位置制作了大标牌,上书八个大字: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号召公司上下少说话,多干事。宁流千滴汗,不多一句嘴。邓总经理是总公司下来的领导,对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出台了严格的绩效考评办法。工作面前,人人平等。荣誉面前,业绩为上。由于结巴,邓总经理很少批评人,年底总公司考核组来公司考核班子,邓总经理总是全票 。
在公司里不讲话、少讲话可以,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不说话总不行吧。为了弥补结巴这个毛病,遇到不说不行的时候,邓总经理对自己的汇报材料总是精益求精,能短则短。时间长了,还得到了总公司领导的好评。评价邓总经理的汇报,材料翔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不拖泥带水。有时遇到下属公司高管中流传的不利于团结的“闲言碎语”,总公司领导首先排除的就是邓总经理。他连说话都很困难,还会去传播小道消息?一来二去,经年累月,邓总经理不论在总公司领导心目中,还是在基层员工中,都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工作上的得心应手虽然使邓总经理身心愉悦,可生活中的结巴毛病却使邓总经理无比苦恼。想当年,少年不识愁滋味,邓总经理在大学里还拿过演讲大赛的 。现如今却连正常说话都很困难。那种尴尬无奈的滋味,真的是刀架不到谁脖子上谁不清楚。
直到有一天,邓总经理起早晨练时,发现了城东的小树林子后,才有了从未有过的愉悦和快活。那天,他在小树林子里散步时,无意中踩到了一堆狗屎上,就骂了一句当地的粗话。刚骂过,邓总经理忽然发现自己骂得很利索。他不太相信自己,就又骂了一句,还是很利索。就想,我不结巴了?可一走出小树林子,再骂,就又结巴了。还是不行啊,邓总经理依旧是十分苦恼。从此,邓总经理晨练时必到城东的小树林子,在那里,邓总经理就可以尽情地说话,一点儿也不结巴。为检验小树林子里这种效果的真实性,邓总经理还认真地做了各种试验。他带来了公司的各种材料,带来了报纸和杂志,甚至带来了大街上散发的美容美发,减肥瘦身,治疗性病、白癜风之类的小广告,都能很流畅地大声读出来。我不结巴了?可一走出小树林子,还是不行。
从此,邓总经理的晨练地点就选在了城东的小树林子。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能尽情去说话,或者痛痛快快快地骂几句。每次走出小树林子,邓总经理都很兴奋,都很轻松。
直到上个月,邓总经理因为年龄原因,从公司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今天一大早,邓总经理就又来到了小树林子。心里就想着,不当总经理了,也用不着再讲话了。不用按时去上班了,再也不用操心结巴不结巴了。在小树林子里走着走着,就拾到了一张保健用品的小广告,闲着无事就读了起来。读着读着,邓总经理突然发现自己一点儿也不结巴了。真不结巴了?邓总经理不太相信。他就走出小树林子,再读,再试,真的不结巴了。
邓总经理就快步回到家里,大声叫道,老太婆,大喜啊。正在厨房做早餐的老伴儿见他大呼小叫,就说,神经病,啥大喜了?
邓总经理就流利地读了一段小广告上的文字。
你,你,你,不结巴了?倒是大吃一惊的老伴儿,一时高兴得结巴起来。
创作谈
书写一种痛,让文字沾满泪水
·文/安晓斯·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内心更多的可能是孤独与寂寞,这是指精神世界的心境舞台。那爿心境舞台是个性的,也是独特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宽。而更多的时候,当夜的黑笼罩四野,我独自坐在书房,面对台灯那炽白的光,面对电脑那冰冷的静,我想到了“痛”。生活中注定有许多的痛,痛到欲哭无泪。生命中注定有许多的痛,痛到欲说还休。以一个小小说人的视界,我更多地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