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城天气
海城美食
海城房产
海城医院
海城新闻
海城交通

陈尚君唐诗离我们又近又远

主持人曹可凡:

向大家介绍陈尚君教授,他是唐代文学研究的权威。

陈尚君教授师从朱东润先生,朱先生提倡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学术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虽然陈尚君教授并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走上传记研究的道路,但是他借此进入唐代文学的长廊。

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陈尚君教授是唐代文学的“户籍警”,他对唐代文学、对唐代诗人的创作和心路历程都有非常深入和独特的研究。

我们掌声欢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先生!(全场鼓掌)

《登鹳鹊楼》不是王之涣所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也难说是唐诗

各位读者下午好。

文化讲坛邀请我,告知主题是“传统里的诗与远方”,我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题目———唐诗离我们有多远?

回答可以如此地平庸而稳妥:很近,也很远。

说很近,大家都能接受。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几首唐诗,望子成龙的年轻父母大多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教他们背唐诗。最近三十多年,更有过两次热潮,一次是三十多年前《唐诗鉴赏辞典》的热卖,再一次就是今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将不太适宜竞技的古典诗词做成老少咸宜的节目,值得为节目策划者、制作者和竞技者由衷点赞。

说很远,首先是时间,明年是唐王朝建立周年,我们知道那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不太了解的是那时士庶分明,文化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理论乏善可陈,思想多元,诗人大多自行其是,张扬傲兀;诗是全社会的共业,考进士靠它,人际应酬靠它,即便贵为宰相,每天还得陪着皇上做诗。陈伯海先生称唐朝为诗唐,我很赞成。

再次是现代人读过多少唐诗?清朝编《全唐诗》存唐诗约首,加上三百年来新发现的,目前接近首,但各种选本所收,大约不足千首。诗词大会涉及唐诗的程度,恕我直言,大约还不到《唐诗三百首》的一半,大量唐诗精品有待发掘推荐。

进一步问,我们现在读的都是唐诗吗?是艺术最好的唐诗吗?我们都读懂了吗?我想要提请各位注意,李白《静夜思》的通行文本是经过明代李攀龙所改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题目是明代杨慎所拟,《登鹳鹊楼》几乎可以确认不是王之涣所写,崔颢《黄鹤楼》首句肯定是“昔人已乘白云去”,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是明代妄人所改,“清明时节雨纷纷”到南宋才出现,作者缺名,《全唐诗》和杜牧文集都不收,很难说是唐诗。这些均与通行常识相去很远。

诗歌艺术之优劣高下,可以见仁见智,但唐宋人和明清人阅读兴趣已经有很大不同却是事实。陈子昂的代表作,唐宋人推重的是《感遇》和《蓟丘览古》,“前不见古人”到明末方被提出。李白《静夜思》,唐宋时几乎无人称赞,那时更欣赏的是他的《玉阶怨》。

我们可以比读这两首诗:“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同样的作者,同样的月光,同样的思念,前者直奔主题,晓畅明白,后者则朦胧精致,晶莹富丽,要加上许多想象,方能理解是女子独立玉阶,怀想远人,直到夜深露重,浸湿罗袜,方退回室内,放下水精帘,隔帘望月,心潮难平。对环境之渲染,对情绪的表达,意境高雅,浑成含蓄,让人想象无穷。从艺术成就来说,二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近代以来的认知,可以排除个人的偏颇或好恶,只能认为这是文化下移必须付出的代价。

至于诗意的理解,很少人理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的诗题是《春晚绝句》,主旨是伤春;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前两句写长安春景如画,好理解,后两句今人能读出对豪家的讥讽,真是匪夷所思。其实此诗曾获德宗皇帝赞赏,所写是皇恩浩荡,润物无声般地进入千家万户,是很高妙的颂德。

由此而言,多读唐诗,读好唐诗,读懂唐诗,真的还离我们很远。

老杜以巨大的创造力穷尽汉语诗歌的变化法门,

真是了不起

我还想特别强调,阅读唐诗,更应该理解唐诗为何而作,唐诗人要在诗里表达什么,唐诗各大家有哪些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艺术上各有哪些追求,唐诗对今人美化生活、陶冶心灵,乃至新旧诗的写作,又有哪些启示意义。

在这里,我想挑选三个关键词来作出解释。三个词是:声律,骨气,兴象。

声律是唐诗的形式要求,也是唐诗最华丽的衮服,包含好几层意思:

一是四声区分和韵书成立、韵部区分,根据中古字词读音长短缓促的变化,区分四声平仄,造成诗歌音节变化方面的韵律谐美;

二是近体诗格律形式之完成,其中包括以律诗为代表的粘对规则之完成,声病、句式、体势、拗救等规范之成立,使唐诗能够继承前代而具有自己独特之面目;

三是对辞章、典故、对偶的极度讲究。六朝诗文讲究骈俪辞采,批评者认为过分流于形式,其实唐人依旧讲究这些,但出于真情实感和高妙的艺术体悟,达到了新境界。

这些在唐人属于常识。你要写诗,就必须掌握声韵,讲究辞采,变化典故,驾驭章句,否则就要闹笑话。今人读诗,当然也应适度对此有所理解。如果要想成为旧体诗人,就要有更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宋元以后,北方官话成立,入声派入三声,入声在南方方言中还保留,北方人就难以理解,对此上海方言有其优势。对仗尤其可以看到唐人玩弄汉字魔方的卓越能力,我在学校特别建议学生从杜甫读起。老杜生计虽然始终艰难,但以巨大的创造力穷尽汉语诗歌的变化法门,改写千年诗史,真是了不起,我这里特别引了几个例子———工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流水对:“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借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

至于句法,我想特别提请注意文言、古诗有它独特的规律,写诗的人要特别细心地体会,写新诗的人也要有旧诗的积累。白话诗是胡适提倡的,读他早年的留学日记,可知他在先前已经写过大量旧体诗词。前些时候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chengzx.com/hcxw/117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