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5日(农历七月十五),辽宁省海城大悲寺僧众遵佛遗教,安居圆满。四众弟子,严净道场,列供香花,庄严众具,崇建兰盆盛会。全国各地信众约一万六千人前来参加,酬报累世父母亲恩。(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法会前一周,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团体,朝着同一处三宝地,三步一拜。(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辽宁海城大悲寺,每年仅有两次法会,浴佛节法会和盂兰盆法会。平日僧团尊佛遗教,依戒清修。(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农历七月十四,各地信众从远方赶来,以百味饭食,香花供果,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祈福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大悲寺每年只在法会期间传授三皈五戒,专程来寺院皈依受戒的各地居士,很早就来到了报名处咨询。(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在大悲寺受持三皈五戒,需经过考核,背诵大悲咒或心经,通过考试后方可参加。“临时抱佛脚”的信众抓紧时间准备。(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大悲寺流通处的经书佛像等法宝免费结缘。(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大悲寺僧团为信众做免费吉祥超拔,信众在法会现场填写吉祥、超拔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为了使参加法会的信众准时过斋,斋堂的护持居士彻夜未眠,精心准备了斋饭。(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大悲寺法会期间的放生活动准时开始。戒杀放生,唤醒众生内心深处的慈悲种子。(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普贤行愿品》云:“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在狗肉馆救下的众生,由于多日暴晒在阳光下,体力不支,不吃不喝。护生基地的居士用手掰开牙齿,为中暑的众生喂水。(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欲受持三皈五戒,需先知晓何谓三皈,云何五戒。在正式传授三皈五戒之前,辽宁海城大悲寺住持妙祥法师在三皈法堂内开示,详解三皈五戒之妙义。(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三皈依,初入佛门之门径。三皈依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母子二人相互搀扶,朝着解脱之门,一步步走去。(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黄昏,大悲寺僧众下山,引领大众同修晚课。(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经云:“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念不生,则万法庄严。道场内,由妙祥法师提字的石碑,静静的听着晚课传来的声声经咒。(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夜幕降临,整夜拜忏即将开始。(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僧团庄严整肃,引领一万六千余信众,开始了整夜的拜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佛前皆忏悔。真诚地对自己过去、现在、未来忏悔,忏除业障,清洗尘心。(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僧人的领诵声,穿透夜空,悲凉而悠远。(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清晨,佛遗教经的影壁墙前,寂静无声,警示着后世学佛、修道之人,戒就是佛,佛就是戒。(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因缘感召,每年法会医院在现场,整夜坚守,免费为十方信众提供医疗保障。(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整夜拜忏之后,盂兰盆法会开始之前,片刻的小憩。看起来还不错,挺精神的。(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盂兰盆法会开始,妙祥法师列供恭请十方诸佛。(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僧众领诵《佛说盂兰盆经》。(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依此兰盆功德,回向现世以及过去生中父母,报答哺乳长养之恩。(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正午时分,三千余人在大雄宝殿广场前集众。三皈五戒法会开始。妙祥法师传授三皈五戒。(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受三皈依?云何名为三皈依?“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皈依”。(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迷惑,所以不见佛性,皈依三宝,如流浪之飞鸟归巢。(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夫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基石。妙祥法师传授五戒。(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戒为无上菩提之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依渐次修学,三聚圆满,得成无上菩提妙果。(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护持居士准备好了三皈五戒证,等待着脱胎换骨之后的佛弟子们。(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仔细看看手里三皈五戒证,想想脚下的路,人生新的一页翻开,愿一路吉祥常伴。(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僧祇律》中云:“随所住处,常三衣俱,持钵乞食,譬如鸟之两翼,恒与人俱。”大悲寺僧众无论行住坐卧,三衣钵不离身。(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法会结束,道场再次恢复往日的宁静。(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溯源)
有一种随喜叫做点赞分享▼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玉佛寺净素月饼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癫风医院怎么样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